经典名药“消渴丸”:首获国家发明专利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中西药结合的新型糖尿病药——消渴丸。 科技护航:力促名药永葆青春 消渴丸在糖尿病药物中,在全国最早建立主要药材黄芪的GAP基地;最早引入“指纹图谱”现代化质控技术;最早采用微波干燥杀菌技术、从而使消渴丸的疗效和质量有充分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40.html

中西医结合的创新思路在于发扬中医学术思想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相比未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实质是研究中医药学的,因而中医药学的发展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基础。如何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急需总结经验,以求得思路方法的创新,促进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入一新的领域。 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困惑对策 新中国...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392.html

我国首个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平台启用_【中医宝典】

...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暨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最近美国Cel-lomics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内涵药物筛选技术平台。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我国创新药物的研究策略和技术手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对于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235.html

中国特色的现代中药研发之路_【中医宝典】

...药品竞争的关键是产品质量的竞争,而传统的药品研发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因此研发创新就显得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新药的来源大致有三种途径:一是科研单位制药企业合作,由制药企业出资,科研单位研究,共同报批新药,这种形式是比较常见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2667.html

处方简单 缓释明显 便于给药——中国药大制备出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本报江苏讯中国药科大学承担的国家“863”计划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专项“苦参素胃内滞留缓释片的制备”取得进展:科研人员以羟丙甲纤维素(HPMC)为骨架材料,十六醇为助漂剂,碱式碳酸镁为产气剂,制备了一天给药两次的胃内滞留型缓释片;该...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159.html

维医治疗白癜风的民族创新药物问世_民族中医维医_【中医宝典】

...承担国家“十五”重大专项“驱虫斑鸠菊原料药及制剂的研究”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药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开发出治疗白癜风的创新——白癜宁制剂,具有原创性,实现了自治区民族创新药零的突破。近日,该课题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验收。 白癜风...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zu/b13026.html

王智俊,袁学勤:我国中药新药研发中的问题思考._【中医宝典】

...出现了一些成功的范例,如山东新华制药有限公司中国药科大学合作成立“新中新药研究开发中心”,由武汉健民药业集团、武汉市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原同济医科大学、湖北中医学.院、湖北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而成的“武汉市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7888.html

浅谈本草研究中的创新_【中医宝典】

...本草研究的特点是依托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药学资料进行研究,或曰是钻故纸堆的一门学问。这样的研究也能创新吗?当然能,“温故而知新”。本草研究中的创新,其成果临床、实验研究有所不同,但判断创新的标准大抵相同。研究领域的扩展、研究方法的更新、...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4001.html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兴未艾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建立国际接轨的中药及复方质量标准 实践证明,通过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确定中药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以此为指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手段,建立国际标准化的定性、从而达到中药及复方质量的标准化是可行的。例如,对甘草附子汤...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474.html

复方药提取工艺期待新评价指标_【中医宝典】

...选择的依据主要是根据中药化学和药理的研究文献,结合复方的功能主治,选择多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最后获得最优的提取工艺。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较小,简单方便,缺点是有时获得的提取工艺不是最优的。 药理学研究,选择主要的药效学实验进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176.html

共找到359,24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