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时施医给药制度,轮流值班制度,药品检验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及实施促进医药事业的发展在中国医药学史上有其积极意义。熟药所的设立,使《和剂局方》得以推广,成药使用有所普及,给民众医治疾病带来了便利,是宋代医学发展的特色之一。可惜原是嘉惠人民...
...(一)元代的检验1、元初的检验规定 元代的检验法令最早见于元世诅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其中提到检验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一系列的规定:(1)检验官:检尸委派本处管民长官,若长官有事,委其余正宫检视。(2)赴检:受命后立即带领典史、司吏...
...中国古代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经历了由萌芽到成熟,由简单到复杂、由纷乱到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医学在春秋时期已产生了一些概念和简单的理论认识,而到《内经》时代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中医理论的形成,不仅是以春秋战国时医家们的实践经验为基础的,...
...邹存淦《外科寿世方》。余无言的《实用混合外科总论》及《实用混合外科学各论》等,均有一定影响。二、外治法与外科手术法的丰富这一时期外治法有重在发展,对内病外治作了大胆尝试。吴师机《理瀹骈文》(1864年)对清以前处治法作了一次系统总结,是中国医学...
...是传记体医史研究,有唐代甘伯宗《名医传》、宋代周守忠《历代名医蒙求》,明代李濂《医史》,清代医史类著作逐渐增多,如:王宏翰的《古今医史》,徐灵胎的《中国医学通史类、专科史类等专门著作的出版也很活跃。 ...
...。孙思邈在中国医学史上有崇高地位,受到历代人民的热爱和拥戴。他死后,人民为他修庙立碑,直至今日他的家乡陕西耀县孙家塬还有孙氏祠堂,内有孙氏塑像。耀县药王山有药王庙、拜真台、洗药池、太玄洞等孙氏活动遗迹。五、张宝藏张宝藏,字澹,唐栎阳(今陕西...
...著作。出现了一位著名的藏族译师洛青·仁钦桑波(958~1055),他将当时阿狄夏带来的书都译成藏文,这些书有古印度的医学著作《八支集要》及其注释专著《月光》,另外,重要的印度医学著作《八支集要自注》也由藏族译者宁保·益格仁钦、玛鲁·热巴须努...
...明代医学在诊断学、病案书写格式、医学书籍编著和传播、医德论述和医史研究上,均有较大发展。(一)诊断学的研究与发展明代医家在诊断上大都强调四诊兼备,脉证合参,强调全面掌握材料,抓住纲领,辨证施治。八纲辨证纲领即在明时发育成熟,脱颖而出。在遣...
...放荡不羁,讲求服石、炼丹,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和积累许多化学变化的规律和经验,从另一侧面推动医药学的发展。一、此期医学发展有三个特点(一)人民群众和许多医家面对战争连绵,社会动荡局面,以及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情况,有更多的机会进行大量医治伤病疾苦...
...其中可能出几名高明的理论家”,并指出:“这是一件大事,不可等闲视之,请你们积极办理”,还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根据这一指示,1958年11月28,《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大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运动”的社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