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对风湿关节炎有用_【中医宝典】

...针对风湿性关节炎,拔罐能使关节周围的风寒湿邪气透于体表而外泄,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消除致炎物质,加强新陈代谢,从而减轻症状,促进康复。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60.html

落枕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之间(见图3-2-2)。 后溪: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仰掌,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有一皮肤皱褶突起,其尖端为取穴部位,见图3-2-2)。 (3)拔罐方法 走罐、留罐、艾灸法。先在疼痛部位采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43.html

急性扁桃腺炎试试大椎穴放血拔罐_【中医宝典】

...放血疗法是中医常用的传统疗法,是用三棱针点刺,挤出几滴血后再在该穴上扣上一个火罐,以加强疏通经络、消肿止痛、拔毒泻热的功效。 钟伟泉说,针刺拔罐后,患者体内的内热愈重,罐内残留血液的颜色也就愈呈黯紫色,这是因为“邪”有出路,热从血泄的缘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3264.html

[针灸]刺络拔罐疗法_【中医宝典】

...「概述」 针刺拔罐疗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患处,再在局部拔上火罐,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本疗法是现代在刺络法和拔罐法结合而成的基础上发展的。刺络法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记载,“毛刺”、“浮刺”等即为刺络法的雏形。拔罐法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49.html

面瘫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一手的拇指掌面指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的拇、食指的指蹼缘上,屈指当拇指尖尽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20-2)。 (3)拔罐方法 艾灸法、闪罐法。可先用梅花针轻轻叩刺患侧面部太阳、上关、下关、地仓、颊车处,然后在上述穴位上闪...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51.html

荨麻疹的拔罐疗法_百病拔罐_【中医宝典】

...髌骨中央,手掌伏于其膝盖上,拇指尖所指处为取穴部位,见图2-19-3)。 (3)拔罐方法 闪罐法、刺络拔罐法。神阙穴用闪罐法。大椎、曲池两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

http://zhongyibaodian.com/baguan/a12975.html

拔罐的反应处理_【中医宝典】

...疹点等,均属拔罐疗法的治疗效应,待1至数天后,可自行恢复,毋需作任何处理。 2.异常反应:拔罐后如果患者感到异常,或者烧灼感,则应立即拿掉火罐,并检查有无烫伤,患者是否过度紧张,或术者手法是否有误,或是否罐子吸力过大等。根据具体情况予处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0300.html

怎样用拔罐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_【中医宝典】

...(1)中脘、天枢、气海、胃俞、脾俞、足三里、建里,采用单纯拔罐法,或刺络拔罐法,留罐10~15分钟,隔日1次,5次为1疗程。 (2)先取背部胸椎8~12夹脊穴、脾俞、胃俞穴,施以走罐,使皮肤发紫充血,再取中脘、关元、足三里穴,拔罐5~10...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576.html

拔罐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_【中医宝典】

...适用于阳虚患者小发作期或缓解期。 取大椎、肺俞、膏肓、定喘、膻中、足三里穴。每次可选1穴到数穴拔罐,每日或隔日拔1次,每次更换部位,10~20日为1疗程。拔罐操作步骤如下: (1)准备好火罐、针、酒精、火柴、棉球等。 (2)根据拔罐部位...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62.html

巧拔火罐祛除感冒_【中医宝典】

...如水罐、陶罐等。盛产竹子的地方多采用竹罐,现代多采用玻璃罐,而生活中有些常用品如罐头瓶、酒杯等均可临时借来一用。 拔罐的方法与操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在有条件的地方,可用镊子夹住一小团棉球,蘸上95%的酒精(但不能太多,以湿润为度)左手握住...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8864.html

共找到850,53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