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医学分科名。风科之设立始于宋代。北宋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宋太医局将医学分为九科,风科是其中之一,为次于大方脉的科目。科有学生30人。宋、元均设有风科。风科专治各种风病。实际上是大方脉(内科)的一个分支内容。宋元时期,医家特别强调...
...)溺死:《洗冤集录》正确指出了溺死的重要所见:“腹肚胀,拍着响”(溺水进入胃肠)、“手脚爪缝有沙泥”、“口毋内有水沫”等。四、活体检查技术的成就(一)残废的分级 宋代则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庆元条法事类·老疾犯罪》):1、残疾:一目盲、两...
...中国古代医学分科的合称。明代太医院在大部分时期将医学分为十三科(见十三科条)。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将十三科改作十一科。包括大方脉、小方脉、妇人、外科、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正骨、痘疹等十一科。清初医学分科仍沿明末旧制分十一...
...职位最高者为太医令丞,隶属关系上分为两个系统:太常系统。“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令丞。”(《汉书·百宫公卿表》第七上)。当时的太医令丞,相当于后世太医院使,其内部有分工,负责与管理方药...
...中郎。迁太府卿。普通初为通直散骑常侍。二年。出为临海太守。六年卒官。年五十五。有集二十卷。(隋志作二卷。疑误。)〉【侍释奠会诗】〖五章〗 儒惟性府。道实人灵。乃宣地义。载景天经。合宫传蔼。衢室流馨。人区允睦。王路惟宁。 舄弈代终。氛氲革禅。...
...○《御览》十二。事类赋雪赋注。《诗纪》四十五。) ☆谢惠连〈惠连。丹阳尹方明子。谢灵运族弟。元嘉元年为彭城王义康法曹参军。十年卒。年三十七。有集六卷。〉【秋胡行】〖二章○以下四言。〗 春日迟迟。桑何萋萋。红桃含夭。(《类聚》、乐府作妖。)...
...隔离战时传染病对军队减员有严重威胁,因此很早为军事家所注意。如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马援征交趾,起初虽幸而获胜,但至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军吏因瘴疫(恶性疟疾等传染病)死者达十之四五,最后终于失败。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马援又...
...一、《史记》中的医家传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作者西汉·司马迁(公元前145—前87年)。书中对汉武帝以前有关名医的传记、医药史事、医籍文献等都有所反映。《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司马迁为先秦名医扁鹊和西汉医家淳于意所立的传记,...
...至广州,于两广优级师范学校任教。1911年前后两度供职于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地理、医学图书。其主编之《中国医学大辞典》(1921年初刊)在医界影响很大。还担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神州医学总会所设中医大学校长。1929年发起组织中医协会,发表...
...古代医学科目名。又名喉科、喉咙科、咽喉口齿科。唐代,咽喉科的内容归入耳目口齿科中,宋代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始将咽喉独立作为一科,当时医学分十三科。在此前后,咽喉都与口齿并为口齿咽喉科。元、明时期医学分十三科,咽喉科独成一科。参见十三...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