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血丹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治咳血,兼治吐衄,理瘀血,及二便下血。花蕊石(三钱, 存性) 三七(二钱) 血余(一钱, 存性)共研细,分两次,开水送服。世医多谓三七为强止吐衄之药,不可轻用,非也。盖三七与花蕊石,同为止血之圣药,又同为化血之圣药,且又化瘀血而不伤新血,...

http://qihuangzhishu.com/513/48.htm

自序_《疫疹一得》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幼读鲁,至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即心焉志之,曰∶丈夫不当如是耶?愿窃比焉。力学二十余年,屡踬名场,翻然自顾樗栎之资,原非国器,奈何犹穷经皓首,终为童子试哉?!于是究心《灵》、《素》,志在岐黄,虽小道,亦足以行吾艺耳。遍览一十三科...

http://qihuangzhishu.com/325/6.htm

三七的种植过程_【中医宝典】

...三七采收后必须立刻进行初加工。加工方法是在洁净的地方,摘除地上茎,洗净泥土,剪去根茎、支根和须根。然后进行晾晒或50~55℃衡温烘烤,然后进行手工揉搓,修剪、分级、检测、包装。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4935.html

探_《周慎斋遗书》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后之接手者多务翻案以求胜之,久寒则用热,久热则用寒,久泻则用补,久补则用泻,以为讨巧出奇之计。然而脉与因故在也,苟据脉审因,确见前识力未到,自当改弦易辙,以正其误,若不据脉审因,而妄,只图求异于前人而网其利,竟置病患吉凶于度外,其...

http://qihuangzhishu.com/694/25.htm

痢疾转肠溃疡_《医学衷中参西录》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 广三七(三钱轧细)药共六味,将前五味煎汤,送服三七末一半,至煎渣再服时,仍送服其余一半。方解 龙眼肉为补益脾胃之药,而又善心血以愈怔忡,更善治肠风下血,治此证当为主药。山药亦善补脾胃,而又能上益肺气下固肾气,其所含多量之蛋白质,尤善...

http://qihuangzhishu.com/513/505.htm

三七_《中药炮制》_中医本草书籍_【岐黄之术】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常用名』田三七、广三七、参三七。『产地』云南、广西、湖北等地。『采收季节』秋冬两季采挖。『炮制方法』四季用冷水洗净泥沙,每斤药加水3两,放入钢锅内煮,常翻动,待水吸尽后取出,摊至八成干,投入缸内,...

http://qihuangzhishu.com/131/32.htm

诊候入式法_《疡大全》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夫医者,人之司命也。脉者,之大业也。盖医家苟不明脉,则如冥行索途,动致颠覆矣。夫大方脉、妇人、小儿、风科,必先诊脉后,对证处药,独疮科之流,多有不诊其脉候,专于治外,或有证候疑难,别召方脉诊察,于疮科之辈,甘当浅陋之名,噫!其小哉如是!...

http://qihuangzhishu.com/344/59.htm

《此事难知》_中医书籍_【岐黄之术】

...作者:王好古 朝代:元 年份:公元1279-1368年 序 卷上 之可法 或问手足太阳、手足阳明、手足少阳、俱会于首、然六阳会于首者、亦有阴乎 经脉终始 日用 人肖天地 问脾寄于坤如何.是损至第三.若从脾为.第二从肾为第四请言脾数 明经...

http://qihuangzhishu.com/859/index.htm

陈苏_中医名医大全_【中医宝典】

...先生返沪后,被聘为卢湾区中心医院、市第一结核病院中医顾问。1991年经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 名医:陈苏的更多内容... 学术观点 一、论理法方药的...

http://zhongyibaodian.com/mingyi/chensusheng/index.html

南国神草三七_【中医宝典】

...三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国家规定标准,并解决了忌糖患者不能服用传统糖衣片的弊端,且价格适中,适合广大中低消费者长期服用。该产品上市8年以来,销售超过亿元,市场占有率达40%,是患者信赖的产品。 (尹全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6305.html

共找到214,79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