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太阳进补好时机_养生_【中医宝典】

...连线中点),是百脉所会之处。晒太阳,一定要让阳光晒过头顶,最好在上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晒太阳,这时的日光阳气最充足。 晒后背调气血 人体腹为阴,背为阳。人体的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分布有五脏六腑的背腧穴)均分布在后背。晒这些穴位能起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860.html

小暑节气如何养生_养生_【中医宝典】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小暑之际,天气会越来越热也是即将进入伏天的一个开始。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节气气候炎热,人易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等。所以我们在小暑节气要做好保健养生工作,避免疾病的发生,健康度夏。 夏令进补对...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33.html

《内经》中的情志养生_情志养生_【中医宝典】

...,起居无节”,也可造成“半百而衰”。并且,过分追求“凝神敛思”,又可能走向“劳则气耗,思则气结”的另一个极端。因此,《内经》情志养生的最佳状态应是恰当御神,劳逸结合,以不过劳,不伤神为度。 与人为善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故美其食,...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694.html

秋季养生“三要素”_秋季养生_【中医宝典】

...当秋燥犯肺,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因此,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 一、多饮少言防肺燥每天的饮水量不要因为夏季已过就有所减少,一天的饮水量因人而异,一般为2000毫升左右。此外,中医认为“形寒饮...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501.html

伏天养生 重在护肺_夏季养生_【中医宝典】

...平衡状态,才能减少疾病发生。 钱丽旗说,夏季阳气最盛。在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将阳气保护好,才能抵御疾病侵袭,这就是所谓的“春夏养阳”。 生活上注意保暖避寒,少食冷饮。有人整天不离电扇或空调,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632.html

二十四节气话养生惊蛰_【中医宝典】

...暖和,但北方阴寒未尽,冷空气较强,气候变化大。所以,为了抵御渐退的寒气,人们又提出“春捂”。这在惊蛰期间尤为突出。 ◇惊蛰的养生 惊蛰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7739.html

适当冬补培补阳气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养生益寿除了注意起居和调养精神外,冬补也很重要。冬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冬补的药物有人参、阿胶、鹿茸等。 人参补气.对气虚、体弱、四肢无力、过度疲劳、头晕眼花、耳呜等虚弱的人最为合适。阿胶是滋阴补血良药。具有补血止血、...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3451.html

小暑“少动多静”益健康_养生_【中医宝典】

...按照中医理论,小暑是人体阳气旺盛的时候。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一样,负责抵御一切外邪,保卫人体的安全。任何一个人,只要阳气旺盛,就会百病不侵。 到了小暑,意味着炎热季节的到来,民间有“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之说。俗话说“热在三伏”,小暑...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30.html

低温养生 正当时_环境养生_【中医宝典】

...养生则能调控“生命能”的消耗速度,使其慢些再慢些,寿命便可随之延长。 低温养生现在正当时,在秋冬季节阴气旺盛、阳气衰微的时候蓄养阴气,犹如天助。春夏阳气盛,养阴犹如中午浇水,会被蒸发浪费掉大半,傍晚浇水则不但蒸发减少,还可兼得夜露补充。因此...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250.html

小暑节令特点_养生_【中医宝典】

...时至小暑,一时绿树浓荫,炎热之感渐渐袭来,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小暑是全年降水最多的一个季节,并出现大雨、雷击或冰雹。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金105度时为小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032.html

共找到802,8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