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莳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明代医家。字仲化,号玄台,一作元台。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对黄帝内经精心钻研,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认为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各九卷之说,力排唐王冰认为内经为二十四卷之误。着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九卷以阐发之。后又撰...

http://qihuangzhishu.com/191/2047.htm

黄帝内经中的暑天养生与防病_起居养生_【中医宝典】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夏令三伏,自然界烈日炎炎,阳气旺盛,此时人体为了顺应天时,机体处于“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的境地,腠理开泄,...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455.html

黄帝护命千金丸_【中药方剂】中医药方,中药方

...目录 外台黄帝护命千金丸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外台黄帝护命千金丸【处方】野葛7寸(炙),斑蝥20枚(去足翅,熬),雄黄1两(研),雌黄1两,鬼臼1两,瓜丁1两,丹砂1两(研),礜石1两(泥裹,烧半日),沙参1两,莽草1两(...

http://zhongyaofangji.com/h/huangdihumingqianjinwan.html

阴阳学说不是中医理论的核心_【中医宝典】

...治病必求于本。”是指气的变化。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黄帝内经的子篇。黄帝内经第一章第一节是上古天真人论,说上古真人呼吸天地之精气,独立守神寿蔽天地。这是黄帝内经的主篇,是中医理论的圭臬。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章第一节精气学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69.html

岐黄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岐伯与黄帝的合称。古代相传有黄帝令岐伯研究医药而创立经方之说,黄帝内经有不少内容是以黄帝问、岐伯答的体裁写的,因而人们把岐黄作为祖国医学的代名词。岐黄之术即指中医学术。“岐黄再世”用以誉称高明医家。...

http://qihuangzhishu.com/192/1976.htm

春秋战国时期医学著述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返取K得髟凇赌诰�分�耙延行矶嘀忠绞榱鞔�妒馈?br> 经络与针灸,在黄帝内经,居于主体地位,继承和发展了马王堆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脉法阴阳脉死侯和张家山汉简脉书,乃至扁鹊等的经络学说和针刺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9-7.html

中医饮食营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薄荷糖(简便单方) 参考:暖春补品有大葱 第二章 清热饮食 清热泻火类 ◦ 茭白(本草图经) ◦ 香椿叶(本草纲目) ◦ 香蕉(本草纲目拾遗) ◦ 粟米(名医别录) ◦ 茶叶(本草便读) 清热凉血类 ◦ 水芹(千金翼方...

http://zhongyibaodian.com/yinshiyingyangxue/index.html

试论淮南子医学内容_【中医宝典】

...关键词:淮南子 文献研究 预防医学思想确能启迪后学,这与黄帝内经“病已成而后药之”,其理相同。 论药物,首重实践 该书对药物的记载注重实践,从药物采集、炮制及品种鉴别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首先,采集药物要亲口尝试。如修务训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90.html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327.htm

针灸甲乙经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805.htm

共找到594,941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