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不两存的解释_势不两存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并存。 韩非子·孤愤:“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 得报恳恻,知与休久结嫌隙,~。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

http://hanwen360.com/cy/102560.html

亡国之声的解释_亡国之声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指淫靡的音乐。 韩非子·十过:“此亡国之声,不可遂也。” 今也匹夫之徒,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 ◎孔子家语·辨乐解...

http://hanwen360.com/cy/25430.html

三十六计·敌战计·暗渡陈仓典故

...关中,实际上却和刘邦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守将不备,占领陈仓。进而攻入咸阳,占领关中。这个成语出自史记·高祖本纪,比喻表面故作姿态,暗地里另有所图。真正的参与者 一般认为暗度陈仓的主要策划者是韩信和张良,但是根据著名军事专家...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52.html

刘秀轶事典故

...名字由来 据东观记载,公元前5年1月15日的夜里,光武帝刘秀出生在洛阳县城,也就是今天的兰考县境的座行宫里。这时候,刘秀的父亲刘钦是洛阳县令。这座行宫原是接待皇帝用的,自从汉武帝位过后就封闭着,因为妻子临产没有合适的地方,刘钦也就...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1999.html

萧衍轶事典故

...绢”。颜氏家训·风操篇讲到避讳时说:“凡避讳者,皆须得其同训以代换之……梁武小名阿练(练儿),子孙皆呼练为绢;乃谓销炼物为销绢物,恐乖其义。”萧氏子孙为萧衍避讳,绝口不提“练”字。可有一个人却对“练”字恨之入骨,他就是梁武帝的次子萧综。...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3290.html

累罚的解释_累罚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屡次惩罚 repeatedly panalize 累罚而不免于乱。——韩非子·五蠹...

http://hanwen360.com/c/360269.html

周公旦典故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典出史记。周公姬旦派长子伯禽(又称禽父)去管理鲁地(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而鲁国的第一任国君是伯禽,姬旦没有去封国做国君),临行时他告诫说:“我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地位已经很高了。可我时刻注意勤奋...

http://wenxue360.com/author-info/2223.html

恐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恐"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恐的解释

...);恐怯(畏怯、害怕);恐畏(畏惧);恐急(惊慌) 恐吓,使之害怕 [terrify;intimidate] 伺其危险之陂,以恐其主。——韩非子·有度 李斯因说 秦王,请先取 韩以恐他国。——史记·高祖本纪 又如:恐呵(威吓呵斥);...

http://hanwen360.com/x/6050.html

视死如归的解释_视死如归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我们已经是~,我们大踏步地走着我们的大路。 ◎郭沫若如火如荼的恐怖诗...

http://hanwen360.com/cy/339139.html

以刑致刑的解释_以刑致刑的意思和出处_成语词典

...对重罪施以轻刑,则罪犯无所畏惧,其结果将导致不断用刑。 商君书·靳令:“罪重刑轻,刑至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又去强:“以刑致刑,国治。”韩非子·饬令:“罪重而刑轻,刑轻而则事生,此谓以刑致刑,其国必削。”...

http://hanwen360.com/cy/94132.html

共找到466,72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