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内侯,始自鲁居於琅琊临沂孝悌里。生广陵太守、给事中、葛绎贞子讳钦,字公若,精《韩诗》、《礼》、《易》、《尚书》,学者宗之。生汝阴太守、护军、袭葛绎子讳默,字静伯。生晋侍中、光禄大夫、西平靖侯讳含,字宠都。随元帝过江,已下七叶,葬在上元幕府...
...阴曰吕,布十二辰,始於黄锺,管长九寸,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皆《律历志》文。云“终於南吕,更相为宫,凡六十也”者,以十二管更相为宫,以黄锺为始,当其为宫,备有五声。言黄锺下生林锺,林锺上生大蔟,大蔟下生南吕,南吕上生姑洗,姑洗...
...祖孝孙改为《十二和》。开元中,乃益三和,前朝去二和,改一雅。今去雅,只用《十二顺》之曲。祭孔宣父、齐太公庙降神奏《师雅》,请同用《礼顺之乐》;三公升殿、下阶履行同用《弼成》,请同用《忠顺之乐》;享先农及籍田同用《顺成》,请同用《宁顺之乐》。...
...巽上 坎下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世之方治也,如大川安流而就下;及其乱也,溃溢四出而不可止。水非乐为此,盖必有逆其...
...所说的一样。 6、、尚贤中:今王公大人中实将欲治其国家,欲修保而勿失,胡不察尚贤为政之本也?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此圣王之道,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也。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汤誓》云:‘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
...不分篇。」◎蘇輿云:「舊以此與上篇并合為一卷,意在合七略之數,今從之。」 〔二〕盧文弨云:「元刻末注云:「此并下五章,皆毀詆孔子,殊不合經術,故著于此篇。」」 〔三〕孫星衍云:「墨子作「尼谿」。「尼」、「爾」,「稽」、「谿」,聲皆相近。」◎...
...,封嵩岳,元感皆受诏共诸儒撰定仪注,凡所立议,众咸推服之。转四门博士,仍直弘文馆。元感时虽年老,犹能烛下看书,通宵不寐。 长安三年,表上其所撰《尚书纠谬》十卷、《春秋振滞》二十卷、《礼记绳愆》三十卷,并所注《孝经》、《史记》稿草,请官给纸笔...
...其事以增高為己術者,且其旨多尚同、兼愛、非樂、節用、非厚葬久喪、非儒、明鬼,皆出墨子,又往往言墨子聞其道而稱之,此甚顯白。自向、歆、彪、固皆錄之儒家,非是,後宜列之墨家。今從宗元之說云。」 中興書目:「晏子春秋十二卷,或以為後人采嬰行事為書,...
...故城南。汉高帝六年,封丙倩为侯国,王莽之常乡也。其水侧城西注。京相璠曰:今乐安博昌县南界,有时水西通济。其源上出盘阳,北至高苑,下有死时,中无水。杜预亦云:时水于乐安枝流,旱则竭涸,为春秋之干时也。《左传》庄公九年,齐鲁战地,鲁师败处也。...
...十卷,附《点勘》。唐韩愈。 宋廖莹中辑注。苏州翻刻本。陈景云点勘。明徐氏东雅堂原刻本,今尚有。) 《韩文考异》十卷。(宋方崧卿举正,朱子校定。李光地刻本。宋王伯大重编《韩文考异正集》、《外集》、《遗文》共五十一卷,明刻本,非朱子原书。) 《...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