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医书。八卷。朝鲜·康命吉撰。刊于1799年。康氏参阅《内经》、《难经》及历代方书二十余种,删繁取要,分类归纳,编成此书。其中也包含了作者的学术见解和临床心得体会。卷一-七分述临床各科多种病症,首脉法、次证治;卷八药性歌,辑录《万病...
...医学全书。清·徐大椿撰。16种。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医书六种》基础上增辑而成。计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刍言》、《内经诠释》、《洄溪...
...医学全书。清·徐大椿撰。16种。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徐氏医书六种》基础上增辑而成。计有《难经经释》、《医学源流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医贯砭》、《伤寒论类方》、《兰台轨范》、《洄溪医案》、《慎疾刍言》、《内经诠释》、《洄溪...
...杨注《太素》,概释“邪”字为虚邪,最合经旨。经谓风雨寒暑,不能独伤人,必因于天之虚邪,与其人虚,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于此知外来之病,无不挟有虚邪,故两经动辄言邪,此“邪”字对太一之正风言也。《难经》始目一切病患之气为邪,如心邪、肝邪等脏腑...
...参观互考,以究其生克顺逆之理,而后吉凶可凭。所以《内经》、《难经》及仲景之论脉,其立论反若甚疏,而应验如神。若执《脉经》之说,以为某病当见某脉,某脉当得某病,虽《内经》亦间有之,不如是之拘泥繁琐也。试而不验,于是或咎脉之不准,或咎病之非真,或...
...。是以总会经文与诸贤之论而详之,以知三焦有三三焦,而后之人不能明其义,故多歧而未有以正其名也。所谓三焦之有三三焦也,即以经文正之。《灵》《素》之论三焦,与《难经》之论三焦,已自不同矣。《灵枢》曰∶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关冲,小指次指之端。...
...宋代医学家。字安常。蕲州蕲水(今湖北浠水)人。幼颖敏,过目不忘。世医,其父以《脉诀》教授,嫌浅近不足取。复钻研黄帝、扁鹊脉书,及《甲乙经》、《太素》诸书,汇通百家,尤尚《难经》。好学,善向贤能者求学。后耳聋,惟笔谈可也。诊脉重视人迎、寸口...
...一、《黄帝八十一难经》简称《难经》或《八十一难》。旧题秦越人撰,该书不但《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未提及,刘向、刘歆父子及李柱国校医书时也不曾记载,直到东汉未年张仲景著《伤寒杂病论》时才在序文中提到《八十一难》,三国时吴太医令吕广是最早主译《...
...金匮著作。二十二卷。清·黄元御编撰。刊于1754年。作者学验俱半,能发《内经》《难经》之理,兼采诸家学说逐篇诠释《金匮要略》原文,并详述四诊九候之法。黄氏认为《金匮要略》治内伤杂病,大旨以扶阳气、运化脏腑气血功能为主,而后世又有滋阴之说,...
...医学丛书。十九卷。明·张三锡纂。成书于1609年。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遂采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着与六要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内容有四诊法一卷,经络考一卷、病机...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