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复方白藓皮煎剂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复方白藓皮煎剂【处方】白鲜皮15g,赤芍9g,赤苓9g,炒僵蚕9g,银花15g,连翘15g,蛇床子9g,生地9g,丹皮6g,防风6g,白芷4g,...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黑了脱敏洗剂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黑了脱敏洗剂【处方】黑面神62g,了哥王62g,蛇泡勒62g,乌桕叶62g,地胆头62g,十大功劳62g,明矾25g。【功能主治】漆性皮炎。【用法用量...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红炉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红炉散【处方】红东丹12g,煅炉甘石12g,血竭12g,象皮12g,松香12g,煅龙骨12g,氧化锌125g。【制法】上为细末,瓶贮。【功能主治】下肢溃疡。...
...目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麻黄蝉蜕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麻黄蝉蜕汤【处方】麻黄6克 蝉蜕9克 槐花6克 黄连3克 浮萍9克 甘草3克【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止痒。治荨麻疹。外感风寒,疹出色白,碎小微红,冷时发作,...
...针灸学名词。指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关元穴。《灵枢·寒热病》:“三结交者,阳明太阴也,脐下三寸关元也。”...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大便下血,灸第二十椎,随年壮。”近代《中国针灸学》列作经外穴,名灸血病。在第三骶骨嵴之高点处。主治吐血,衄血,便血,妇人血崩等。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经外穴名。《千金要方》:“女人胞落颓,……又灸身交五十壮,三极,在脐下横纹中。”近代《中国针灸学》定位在腹正中线,脐下0.3寸处。《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则谓在脐下3寸。主治便秘,尿闭,遗尿,白带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
...目录 《会约》麻桂各半汤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麻桂各半汤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会约》卷四:麻桂各半汤【处方】麻黄7-8分,桂枝1钱,白芍1钱,甘草1钱,杏仁21粒(去皮尖)。【功能主治】寒邪在表,发热恶寒,气喘,以及一切感冒。【...
...经外穴名。见《中国针灸学》。在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的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直刺1-1.5寸。艾炷灸5-15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
...等辑《针灸薪传集》。 1945年 延安和平医院门诊部首次设置针灸科。 1951年 朱琏著《新针灸学》。 1951年 卫生部针灸疗法实验所成立。 1955年 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院内设针灸研究所。 1956年 北京、上海、成都、广州等地先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