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经穴主治《内经》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又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人心湛寂,欲想不兴,则精气散在三焦,荣华百脉。及其想念一起,欲火炽然,翕撮三焦,精气流溢,并与命门输泻而出,故号此府为三焦。手少阳三焦经穴歌...
...三壮,女即玉门头,名鬼藏。”《针灸大成》指男为会阴穴,女为玉门头穴,今多从此说。见会阴、玉门两条。鬼臣十三鬼穴之一。《千金要方》:“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此即曲池。”《针灸大成》易鬼臣为鬼腿,今多...
...诸家得失策问:『人之一身,犹之天地,天地之气,不能以恒顺,而必待于范围之功,人身之气,不能以恒平,而必待于调摄之技。故其致病也,既有不同,而其治之,亦不容一律,故药与针灸不可缺一者也。然针灸之技,昔之专门者固各有方书,若《素问》、《针灸图...
...为主)而刺,当气血旺盛时刺,为迎。《针灸大成》中论述针刺补泻法的一节,即以“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作为标题。《济生拔萃》中有《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后世据此说又引伸具体化而成“针向补泻”,如《医学入门》引《图注难经》说:“手三阳从手至头,...
...针灸大成》、清代的《针灸集成》等针灸专著都从《针灸资生经》中吸取了许多灸疗经验。王氏在《针灸资生经》卷二抨击了当时针、灸、药割裂的局面,主张针灸同治、针药同治、灸药同治。在临床治疗中,王氏反对行针避忌年、月、日、时、人神等法,据理纠正前人的...
...杨氏对针法补泻的原理也作了阐述,《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中说:“……欲治经脉,须调荣卫,须假(借助)呼吸。经曰:卫者阳也,荣者阴也;呼者阳也,吸者阴也。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者,即是取气于卫。吸则内针,以得气为故者,即是置气...
...浙江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针灸的实践活动。 历史上浙江针灸名家辈出,著作宏丰,如南宋王执中的《针灸大成》,张欧波的《温灸术研究》等。 ...
...【概述】 腰痛系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其中发病突然,疼痛剧烈,转侧明显不利者,属于急性腰痛。《内经》叙述颇多,除了散见于一些章节外,《素问·刺腰痛篇》集中介绍各条经脉病变所致的腰痛证候与针灸之法。内容十分丰富。晋代《针灸大成·卷九...
...项后第一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一寸五分陷中,正坐取之,督脉别络,手足太阳、少阳之会。《难经》曰:『骨会大杼。』疏曰:『骨病治此。』袁氏曰:『肩能负重,以骨会大杼也。』《铜人》针五分,灸七壮。《明堂》禁灸。《下经》、《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七...
...考正穴法天池(一名天会):腋下三寸,乳后一寸,着胁直腋撅肋间。手足厥阴、少阳之会。《铜人》灸三壮,针三分。《甲乙》针七分。主胸中有声,胸膈烦满,热病汗不出,头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寒热痎疟,臂痛,目佴佴不明。天泉(一名天湿):曲腋下二...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