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道○天下,其鬼不神。’‘○’乃‘莅’之正字,知高诱所见老子本作‘○’,作‘莅’与‘莅’者非也。此与说文引老子书‘盅’字,同为古文之可宝贵者。” 谦之案:“○”与“莅”义同。“邪”,玉篇:“力致切。诗云:‘方叔邪止。’莅,临也。”“○”,...
...言”字皆当作“者”,与下文一律者也。今按王注云:“实在质也,本在朴也。”但释“信”与“美”之义,而不及“言”,以其所见本亦作“者”也。 谦之案:俞、陶之说非也。文心雕龙情采篇曰:“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是刘勰所见老子本作“言”字。...
...老子在《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的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的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的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说矛盾着的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二是说事物运动变化的...
...答道:“是新任司马、围兵主将老佐。”楚将纷纷议论说:“攻城主将,不在军后观敌了阵,却突于军前左驰右骋,怎能不鼓舞士气!如此看来,彭城太危险了!”但鱼石是个有心计的人,他又对部下说:“事将成而败,事将败而成,历史上有不少例子,怎知我军必败?...
...平声)。又“建德若偷”之“偷”字,高本汉本一作“偷”,一作“输”,皆韵。顾炎武曰:“行”,古音杭,引老子:“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故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唐韵正卷五十二庚)又曰:四句二韵,而语助“...
...河上本作“侯王”。 谦之案:傅、范本、柰卷作“王侯”,群书治要、孙盛老子疑问反讯、晋书裴楷传、书钞一四九引并作“贞”,严遵、河上、顾欢、景福、楼正、庆阳、磻溪、室町及玉篇“一”字下引均作“正”,遂州本作“政”。中都四子本此句作“以天下为正”。...
...“贵柔”是《道德经》的基本观念之一,除本章论述外,七十六章以及其它一些章节里也多所论及。“柔弱”是“道”的基本表现和作用,它实际上已不局限于与“刚强”相对立的狭义,而成为《道德经》概括一切从属的、次要的方面的哲学概念。老子认为,“柔弱”是...
...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道经 第一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二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三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评析 第四章 译文及注释解读...
...”注文“无所不出于经”,当作“无所不经”,与上“无所不入”对立。“出于”二字必“无有”上之正文。盖王本亦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而“出于”二字误入注文也。傅奕本与淮南同。 刘文典曰: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偏用第四十三”作“天下之至柔,驰骋...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谦之案:傅、范本、王羲之本、赵孟俯本“为之”下有“者”字。又道藏宋张太守汇刻四家注在“为之”句下,王注有“为造为也”四字,他王本脱去此句。 天下神器,不可为。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严可均曰:“神器”,大典...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