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解读

...,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本性。 所强调无为,即是顺应自然,其治理社会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基础涵义。而老子...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1.html

补遗_老子道德经校释

...龙兴碑本略同,如不敢不为字,十五涣若冰将汋十六字,第二十我魄未兆,第二十四喘者不久等,盖同属一版本系统者)。 (一)木村英一老子之新研究(昭和三四年创文社版)。...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600.html

老子·道经·十八评析

...本章接着上一信不足焉,有不信焉,认为社会上出现仁义、大伪、孝慈、忠臣等,都是由于君上失德所致。至德之世,大道兴隆,仁义行于其中,人皆有仁义,所以仁义看不出来;也就有倡导仁义必要。及至大道废弃,人们开始崇尚仁义,试图以仁义挽颓风,...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0.html

拨乱反正趣谈-出自老子南怀瑾_道家_【文学360】

...拨乱反正趣谈-出自老子 老子这本只有五千字书,从文字表面上看来,似乎很容易读懂,如果也用综罗百代,广博精微眼光去读,那就够我们去探讨,去阐述了。 也有人,提到我们历史文化,所谓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正是易经...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80.html

三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传‘隐也。’又‘衣’,‘所以蔽体者也。’假借为‘爱’。老子‘衣养万物而不为主。’范应元曰‘衣被’,王弼、马诞同古本。衣被犹覆盖也。案韩康伯易注衣被万物,故显诸仁。成玄英老子衣被万物,陶铸生灵。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0.html

_老子道德经校释

...并上两句字删之?此非妄删,直妄增耳。但吴澄亦有所本,褚遂良贞观十五年跋之王羲之帖本,作民心不乱,与傅、范本同,知其误已久。傅、范虽称古本,实亦为后人所改,其字句均较本为繁,此其一例耳。 圣人治 严可均曰各本句上有是以二字...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9.html

四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注文无所不出于经,当作无所不经,与上无所不入对立。出于二字必无有上之正文。盖王本亦作出于无有,入于无间,而出于二字误入注文也。傅奕本与淮南同。 刘文典曰今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偏用四十三天下之至柔,驰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9.html

老子·道经·评析

...儿子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不仅丞相做不成了,连做一个布衣百姓与儿子外出狩猎机会也没有了,这是多么典型一个事例啊!然而,对普通人而言,如果没有身败名裂之时,是不大可能领会功成身退真谛。 作为普通人...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00.html

第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今王本属十二,此本无字,二句属下之首。重为轻根,静为躁君,今王本为二十七,此本属上章之末。陆德明老子音义已为后人改变其分章,惜不得与此一本证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俞正燮曰老子...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17.html

六十四_老子道德经校释

...此即老子以辅万物自然之旨。 「音韵」此江氏韵读持、谋韵(之部,谋,明丕反),散、乱、末韵(祭、元通韵,散音◆,乱音恋,末音蔑)。土、下韵(鱼部),货、过为韵(歌部,货,平声)。案散、乱,元部,末,祭部,此祭、元通韵。邓廷桢持、谋韵...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0.html

共找到1,104,213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