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经·第二十九评析

...在道德经里,老子多处谈到统治者应行“无为”之治。极力宣传“无为”的政治思想,主张一切都要顺应自然,因应物性,希望那些得“道”的统治者治国安民,做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不要存奢望,不要好大喜功。...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1.html

老子思想“无为而治”的非干预主义主张_道家_【文学360】

...主张十分相似,老子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主张,这是老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有关这种思想的论说贯穿于的全部著作之中。老子劝诫统治者要“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通过四种类型的君主的对比,进一步印证了的“无为而治”主张“...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66.html

第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车之用”句不完全,毕说可酌。 钱坫曰考工记曰“轮辐三十,象日月。”日三十日而与月会,辐数象之,老子亦云。又曰“辐所凑,谓之毂。”老子“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河上公“无有谓空处。”故考工记注亦云“利转者,以无...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27.html

老子·德经·第四十八评析

...,也是对的。老子的错误在于把理性思维绝对化使倒向了唯心主义,甚至陷于排斥感性知识的错误。”(老子的研究老子哲学讨论集第23页)张松如先生“‘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并不是老子的一种什么神秘的、蒙昧的反理性的主张,而是一定...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40.html

第三十九_老子道德经校释

...河上本作“侯王”。 谦之案傅、范本、柰卷作“王侯”,群书治要、孙盛老子疑问反讯、晋书裴楷传、书钞一四九引并作“贞”,严遵、河上、顾欢、景福、楼正、庆阳、磻溪、室町及玉篇“一”字下引均作“正”,遂州本作“政”。中都四子本此句作“以天下为正”。...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5.html

老子·德经·第八十评析

...发泄。晋朝时陶渊明写了一篇传诵至今的名篇桃花源记,应该讲,此文显然受到老子八十内容的影响。这是一个美丽的幻想,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不满,反映了人民摆脱贫困和离乱的愿望。在这一点上,老子和陶渊明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73.html

第三十六_老子道德经校释

...马叙伦曰韩非喻老篇引无“废之”两句。“夺”,范及韩非喻老篇引并作“取”,林上篇引周书亦作“取”。各本及后汉书桓谭传引“将欲夺之”四句,同此。 蒋锡昌曰史记管晏列传云“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索隐老子‘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2.html

第七十_老子道德经校释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谦之案天下”二句,严本“天”上有“而”字。傅、范本作“而人莫之能知,莫之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谦之案淮南道应训引二句同。文子精诚篇作“事有本”,微明篇作“事有君”,所引分歧。傅、范“君...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86.html

老子·道经·第二十五评析

...一介老子讲的道是先于天地存在,只是在时间上先于天地存在,而不是在逻辑上先于天地存在。老子讲的道虽是无形无象,但不是超空间的,而是没有固定的具体的形象,这样的道才可以变化成为有固定具体形象的天地万物。”这种观点是很中肯的。老子曾说“道在...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7.html

老子·道经·第三十一评析

...战争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祸,这是人所共知的。任继愈认为道德经“也是反对战争的”。因为在这一里,老子“夫兵者非君子之器也,不祥之器也”,这里显然没有主战用兵的意思。但是,老子同时又,对于战争“不得已而用之”,这表明老子在咒诅战争的...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23.html

共找到700,355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