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德经·六十一评析

...春秋末期,诸侯国到处林立,大国争霸,小国自保,战争接连不断地发生,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灾难。任继愈“这里老子大国领导小国,小国奉承大国,是希望小国大国维持春秋时期情况,不要改变。希望社会永远停留在分散割据状态。这是和历史发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53.html

六十三_老子道德经校释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谦之案成玄英庄子逍遥游篇疏、后汉书荀爽传引首二句并同,文子道原篇引首二句同,句作“知不知也”,疑“味”字乃“知”字倒植而误。知无知,即七十一“知不知上”之旨。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姚鼐曰“大小多少”...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79.html

老子·道经·评析

...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解释。这种思考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一种发挥。...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796.html

老子·德经·七十一评析

...放在眼中。这些人肆意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这说到底,如果不是道德品质问题,那就是没有自知之明。我们在阅读这一内容以后,深深地感到老子道德经真是一部极富智慧处世之作。...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64.html

老子十一_道家_【文学360】

...窍妙。因此“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了解此理,才是真能懂得“利用安身”大法则。后来到了五代,道家神仙才于谭峭,发挥了道家学术思想物化思想,与老庄学说合流,写了一本名著化书。其中有关物理之际,有无之间妙用,阐发得隽水...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432.html

老子·德经·四十评析

...老子道德经里,多次涉及到“事物矛盾和对立转化是永恒不变规律”,概括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现象与本质,这是十分光辉和精辟见解。“反者道之动”,历来解释者有两种观点一是矛盾着对立物各自向着自己对立面转化;二是事物运动变化...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2.html

老子·德经·四十五评析

...任继愈在老子新译中写道“这一是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有些事物表面看来是一种情况,实质上却又是一种情况。表面情况和实际情况有时完全相反。在政治上不要有为,只有贯彻了‘无为’原则,才能取得成功。”这个分析是准确老子运用辩证法...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37.html

四十一_老子道德经校释

...之”字,一有一无,在诗亦有可证者。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行与亡为韵。又唐韵正卷十七,十三末“昧”,今考古书“昧”字,有读去声者,有读入声者。去声则莫佩反。老子“明道若昧,夷道若类,进道若退”。又卷六十九侯“...

http://wenxue360.com/sikuquanshu/12557.html

老子·道经·十九评析

...。由此可风,老子反对统治阶级文化,否认它对人民意义,并提出一种乌托邦思想——使人民同这种文化隔绝。”(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及其学说老子政治主张虽不可取,但提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恢复人自然本性观点,并非是没有意义。 ...

http://wenxue360.com/guji-shangxi/811.html

道教道德天尊与老子_道家_【文学360】

...哲学著作,却也暴露了老子自相矛盾问题,老子道德经“言者不如知者默”,也就是说有智慧人,必定是沉默寡言老子主张大智慧人不说话,不写文章,可是为什么老子自己却写了五千言道德经,这不是拿己之矛攻己之盾吗?究竟是老子愚蠢...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321.html

共找到1,107,947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