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衍波词》中的名作。“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的比喻清新尖利,以致词人被称做“王桐花”。细绎词意,此词恐亦有寄托,“往事迢迢”二句,或与其早岁《秋柳》诗一样,表现出对南明王朝的眷念。此词为和李清照《蝶恋花》词。李作如下:“暖雨和风初破冻...
...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形容文章非常完美。 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然文字之学,早已一切还给章先生,略无私蓄,所以甚服此书之浩瀚而竟~。 ◎鲁迅《书信集·致台静文...
...贾行注,而《旧唐书。敬宗本纪》称,宝历二年,秘书省著作郎韦公肃注是书以进,是唐时已有二注。今本注无姓名,观其体裁,似唐人注经之式。而其中时称杨万里、吕祖谦之言,疑元人因旧注而补之。其援引颇详洽,而词不免于烦赘。臣等谨为参考,其误,附列注文之下...
...外内俱热,甚于慄①炭,冰水不能凉,故渴而欲饮也。平按:“欲饮”《素问》、《甲乙》作“故欲冷饮”。①“慄”,人卫本注曰:日抄本作“慄”,疑“懷(怀)”之误。此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此言其日作所由也。皮肤...
...大观本草》诸书,补之为《玉揪药解》八卷。八种之书,昔远词文,义闳体博,末学粗工,卒难寻究。昧者未睹玄微,略循枝叶,辄疑黄氏意主扶阳,不无偏胜。不知黄氏之言曰:足太阴以湿土主令,足阳明从操金化气,是以阳明之操,不敌太阴之湿,及其病也,胃阳衰而...
...词题说这是一首拟古之作,其所拟之《决绝词》本是古诗中的一种,是以女子的口吻控诉男子的薄情,从而表态与之决绝。如古辞《白头吟》、唐元稹《古决绝词三首》等。纳兰性德的这首拟作是借用汉唐典故而抒发“闺怨”之情。 这首词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被...
...“关”字。“中热”下原缺一字,原钞旁注“极”字。又按注“上热”、“上寒”,与经文不合,疑有误。腰痛引少腹控□,不可仰,刺腰尻交者两胂上,以月生死为痏数,发针立已。□,以沼反。胂,脊骨两箱肉也。平按:“两胂上”《素问》、《甲乙》作“两踝胂上”...
...足以调动人们的生活文化积累,从而帮助读者想象美丽的意境。比如,词中写到的芳草、杨柳、高楼、杜宇、梨花,无一不是中国雅文学中的基本意象。这些意象经过历代诗人传唱,已具有一触即发、闻声响应的高度感发能力。即以“柳”而论,从《诗经》中的“杨柳依依...
...刘禹锡的乐府小章《杨柳枝词》,一共有九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说是这组诗的序曲,鲜明地表现了他在文学创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汉乐府横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种),其曲调流行后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鲍照、吴均...
...伤寒著作。三卷。明·童养学纂辑。童氏以吴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一书不能概括张仲景论述伤寒的全貌,且伤寒、杂病编次混淆,从而指出:“活人此书,害人亦此书。”遂予补注辨疑,将诸证区分为正伤寒、类伤寒及传经、直中等。首卷六经传变;卷二伤寒诸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