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66/254.htm

百大名家合注伤寒论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十六卷。吴考(般^木)编纂。刊于1924年。编者认为伤寒论注本虽多,各家也有不少精辟的见解,但“以辞害义,依样葫芦,亦复不少”(见自序)。遂广采百家注文颇具一得之见者选择伤寒论各篇。非但能折衷各家,而且能发皇古义。在编次...

http://qihuangzhishu.com/196/3189.htm

日本安政本伤寒论的流传_【中医宝典】

...□ 钱超尘 北京中医药大学 明末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江苏常熟赵开美(1563年-1624年)据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小字本伤寒论文献史具有重要意义。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7231.html

肾绝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证名。五脏绝候之一。①肾气绝出现的危重脉证。中脏经卷上:“面黄,无左尺脉者,肾绝也。”注解伤寒论·辨脉法:“溲便遗失,狂言;目反直视者,此为肾绝也。”脉经卷四:“病人肾绝四日死,何以知之?齿为暴枯;面为正黑,目中黄色;腰中欲折...

http://qihuangzhishu.com/193/1589.htm

农桑辑要·养蚕·论蚕性译文及注释

...齐民要术·种桑柘第四十五。本卷各节所引皆在“种桑柘第四十五”,不另加注。 ②春秋异邮:系注解春秋的纬书中的一种。纬书起源于汉代,其说多怪诞无稽。这里将蚕性“喜暖恶湿”引申为蚕是“阳物”是根据阴阳说。 ③大恶水:太平御览卷...

http://wenxue360.com/guji-fanyi/5544.html

伤寒论方解上篇导言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本篇与伤寒论原文读法篇对照着读。读伤寒论者,只喜读方,最怕读文。文无理路可寻,方有病证可按也。虽有病证可按,仍无理路可寻。前代儒医徐灵胎谓伤寒论只可一章一章读,不能整个读。夫所谓论者,乃整个论,非一章一章论,如按章去读,不读整个,...

http://zhongyibaodian.com/yuanyundongdeguzhongyixue/1101-15-1.html

环口黧(lí离)黑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黧黑,黑而不润泽。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病人口唇周围出现黧黑,为脾气衰败,胃阴已竭之候,预后不良。注解伤寒论·辨脉法:“环口黧黑,柔汗发黄者,此为脾绝也。”...

http://qihuangzhishu.com/169/591.htm

伤寒类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不分卷。徐大椿编。书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伤寒论不以六经分类,他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遂将伤寒论中113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理中汤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3/2142.htm

伤寒类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伤寒著作。不分卷。徐大椿编。书成于1759年。徐氏研究伤寒论不以六经分类,他认为:“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遂将伤寒论中113方分为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柴胡汤、栀子汤、承气汤、泻心汤、白虎汤、五苓散、四逆汤、理中汤及...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450.htm

文献整理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二)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问世后不久,即因战乱动荡或传抄讹误而残损不全,因此极有必要对该书进行整理。首次从事此项工作的,是著名医学家王叔和。他在伤寒论中说:“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侯、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123.htm

共找到471,12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