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跣,交手而哭。”故《礼记·问丧》云:“亲始死,鸡斯徒跣,衱上衽。”又郑注《士丧礼》云:“始死将斩衰者,鸡斯是也。”其妇人则去纚衣,与男子同,不徒跣,不衱衽。知“不徒跣,不衱衽”者,《问丧》文。知“去纚”者,郑注《士丧礼》云:“始死,妇人...
... 表记:子曰:“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不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是故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不自尚其事,不自尊其身,俭于位而寡于欲,让于贤,卑己尊而人,小心而畏义,求以事君,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听天命。 《诗》云:‘莫莫葛藟...
...其宜,他所论者,并皆勿取。请下三省集百官详议。 敕旨宜依。左仆射刘昫等议曰: 臣等今月八日,伏奉敕命于尚书省集议太常博士段颙所议宗庙事。伏以将敷至化,以达万方,克致平和,必先宗庙。故《礼记·王制》云:「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疏云:...
...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13 中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
...前文已显;今更别云卒与不禄,同大夫、士之称,故知堪为大夫、士而不为者。《檀弓》云:“君子曰终,小人曰死。”与此不同者,此据年之老者从大夫之称,少者从士之称;《檀弓》不据年之老少,但据君子取终其成功,小人精神尽澌,与此别也。 天子视不上於袷,...
...皆不共日矣。《礼》以辛郊,《书》以丁祀,辛丁皆合,宜临时详择。” 太尉从事中郎顾宪之议:“《春秋传》以正月上辛郊祀,《礼记》亦云郊之用辛,《尚书》独云丁巳用牲于郊。先儒以为先甲三日辛,后甲三日丁,可以接事天神之日。后汉永平二年正月辛未,宗祀...
...,奉讳恶”,是亦讳诸侯之祖父也。云“恶,忌日,若子卯”者,忌日,谓先王之亡日及子卯,故云“若子卯”。纣以甲子日死,桀以乙卯日亡,巳具下《檀弓》疏。此恶亦兼馀事,故《诵训》云“掌道方慝,以诏辟忌”,郑注云“方慝,四方言语所恶”是也。 天子齐戒...
...不说,避而不谈。实际上,就从事领导的人来说,《反经》在某种意义上比《资治通鉴》更具实用价值。 《反经》的作者赵蕤是唐代人,字大宾,四川籍,据史籍云,赵蕤“博学韬铃,长于经世,夫妇皆有隐操。开元中召之不赴。有长短要术,大旨主于实用,非策士诡谲之...
...‘●’当为‘犯’,‘窆’字之假音也,则此不当云无窆矣。且窆者,葬下棺也,葬虽至薄,亦必下棺,而云无窆,理不可通。‘封’仍当读如本字。《礼记·王制》篇‘不封不树’,郑注曰:‘封,谓聚上为坟’。无封,言不为坟也。《檀弓》曰:‘古也墓而不坟’。”...
...“坚壁清野” 语见《三国志·魏书·荀蔼传》。 ③ “俎豆之事”等语,见《论语·卫灵公》(原文无“丘”字)。是孔丘回答卫灵公的话。俎、豆,古代礼器。 ④ 关于禁止女生往娱乐场的新闻,见一九二五年十一月十四日北京《京报》:“教部昨饬京师学务局,...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