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二者诠法体相。旧录所载和杂编之。 今所集者分为二例。释契经者列之于前。诠法性者编之于后。庶无糅杂览者易知。 大乘释经论。 二十一部一百五十五卷一十五帙。 大智度论一百卷(或一百一十或七十卷十帙)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单本。 右龙树菩萨造释...
...晓更长。故人知我今何念,拟向东山赋首章。 【送张正彦法曹】 忆见君兄弟,相携谒侍郎。通经滉早岁,落笔旧章。试剧何轻锐,当官便激昂。三年知力竭,大府觉才长。知已未如格,归赀才满囊。旧书还读否,师说近凄凉。〈君以《三传》及第,今废此科。〉【送...
...《栾城应诏集》第七卷(苏辙·进策五道) 《臣事上》苏辙 ○第一道 臣闻天下有权臣,有重臣,二者其迹相近而难明。 天下之人知恶夫权臣之为,而世之重臣亦遂不容于其间。 夫权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有;而重臣者,天下不可一日而无也。 天下徒见其外,...
...金陵,有《和徐仲文颦字韵咏梅诗》二首,东坡在岭南,有《暾字韵咏梅诗》三首,皆韵险而语工,非大手笔不能到也。’余以《临川集》、《东坡后集》细细味之,颦字韵二首,亦未是荆公平日得意诗,其一云:‘额黄映日明飞燕,肌粉含风冷太真。’其一云:‘肌冰绰约...
...修竹喜萧然。诗词温厚新成格,道论精微近入禅。病后不胜清醑酽,别时仍得旧书传。欲成《古史》须咨考,陋巷何因接尺椽。 【次韵王定民宣德】 彭城寺壁看诗来,颜氏瓢樽偶共开。茅屋未完先凿沼,竹林成后想宜梅。新诗妙绝难为继,高论微低得共陪。第一词人生...
...治学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
...子孙远至,笑语纷如。 剪发垂髻(一作剪彩垂髫),覆此瓠壶。 三年一梦,乃复见余。 《和劝农六首》苏轼 .海南多荒田,俗以留香为业,所产粳稌不足于食,乃以薯芋杂米作粥糜以取饱。 余既哀之,乃和渊明《劝农》诗,以告其有知者。 咨尔汉黎,均是一民...
...(○玉台新咏一。《类聚》七十。《初学记》二十五引作古诗咏香炉诗。合璧事类外集四十一作古乐府。万花谷后七。广《文选》十五。《诗纪》十。又《御览》七百三引言、山、盘、连、间、叹、残七韵。韵补二引连、班二韵及盘、连二韵。○古诗存目云。玉台古本无。...
...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仕而仕,可以处而处,然后终身行之而不匮。故曰:“由射于百步之外,其至,尔力也,是可常也。其中,非尔力也,是巧也,是不可常也。巧亦能为一中矣,然而时亦不中,是不如力之必至也。《语》曰:“齐人馈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
...圣寿万年,定子孙于下地。 更推博施,普及函生。 ◎内制疏文十一首) 《集禧观开启祈雪道场青词(元祐元年二月六日)》苏轼 伏以麦将覆块,雪未掩尘。 嗣岁之忧,下民安诉。 具严法会,祗款閟宫。 仰冀同云,溥滋新腊。 《景灵宫宣光殿奉安神宗皇帝御...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