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徐五州,南豫州之历阳、谯、临、江、庐江四郡三调,众逋宿债,并同原除。其缘淮及青、冀新附侨民,复除已讫,更申五年。(《南齐书·武帝纪》) ◇ 大渐下诏(永明十一年七月) 始终大期,贤圣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复何恨。但皇业艰难,万机自重,不...
...二十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仁寿四年七月,即位。明年,改元大业。在位十四年。为宇文化及等所弑,谥曰炀皇帝。有《集》五十五卷。 ◇ 归藩赋(《北史·八十三·柳�传》,佚) ◇ 神伤赋(《北史·十四·宣华夫人陈氏传》,佚) ◇ 制 战亡之家,给复十...
...伤寒来苏集》、《中国医学大成》本。《伤寒论阳明病释》伤寒著作。四卷。清·陆懋修撰。作者鉴于伤寒阳明病每多“中焦危急之候”,不容误诊或缓治,遂取《伤寒论》阳明病篇原文共78条予以诠释。选集前人有关阳明病的释文287条,参合自己读书心得和临床...
...末进士第,洺州刺史。 封演《古今年号录》一卷天宝末进士第。 韦美《嘉号录》一卷中和中进士。 柳璨《正闰位历》三卷 李匡文《两汉至唐年纪》一卷昭宗时宗正少卿。 右编年类四十一家,四十八部,九百四十七卷。失姓名四家,柳芳以下不著录十九家,...
...菩萨戒经》,或题云《菩萨地经》,与三藏所出《菩萨善戒经》,二文虽异,五名相涉,故同一记。又此二经,明义相类,根本似是一经异国人出,故成别部也。并次第明六度品名多同,制辞各异。�见菩萨地经一本,其第四卷第十戒品。乃是地持经中戒品,又少第九施品,当...
...明明。述《高纪》第一。 孝惠短世,高世称制,罔顾天显,吕宗以败。述《惠纪》第二,《高后纪》第三。 太宗穆穆,允恭玄默,化民以躬,帅下以德,农不供贡,罪不收孥,宫不新馆,陵不崇墓。我德如风,民应如草,国富刑清,登我汉道。述《文纪》第四。 孝景...
...三院,与单上;十只不出第四院,与次上。馀依常式。(《唐会要》五十九) ◇ 停武官番试敕 习武入官,已经精简,随番更试,事颇为烦。其武官自今已後,因番试及过中书门下宜停。(同上) ◇ 分赐胙肉敕 祭必奉牲,礼有归胙,将兴施惠之教,以广神明之福...
...也。」又注《仪礼》云:「月朔月半,犹平常之朝夕也。大祥之後,即四时焉。」此则古者祭皆在庙,近代以来,始分月朔月半及诸节日,祭於陵寝,在庙惟四时正享,及腊为五享。前所奏定,并依古礼正文,不旁求外传。故《祭义》云:「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
...○《晋右军王羲之书目》(正书行书)褚遂良撰○正书,都五卷。(共四十贴。) 第一,乐毅论。(四十四行,书付官奴。) 第二,黄庭经。(六十行,与山阴道士。) 第三,东方朔赞。(书与王循。) 第四,周公东征。(十一行。)年、月、日、朔小字。(...
...显宗,终乎此世。释教翻译,时代炳然,文史备彰。黎民不惑。至如道家元籍,斯则不然。唯老子二篇,李聃亲阐。自馀经制,皆杂凡情。何者?前汉王褒造《洞元经》,後汉张陵造《灵宝经》及章醮等二十四卷,吴葛孝先造《上清经》,晋世王浮造《化胡经》。又鲍靖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