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名】时珍曰︰簸扬之箕也。南人用竹,北人用杞柳为之。 【主治】重舌出涎,烧研,酒服一钱。又主月水不断(时珍。《千金方》、《圣惠方》)。 【附方】新一。 催生︰簸箕淋水一盏,饮数口。(《集玄方》)...
...与全身脏腑器官的整体联系,针刺舌上的穴位可以治疗全身疾病。《灵枢•终始》已有记载:“重舌,刺舌柱以铍针也。” 【操作方法】 一、穴位定位 1.管氏基础舌穴 (1)心穴:位于舌尖部。 (2)肺穴:位于心穴两旁3分。 (3)胃穴:位于舌面中央,...
...,上攻于心,鼻如煤烟,唇口黧黑,爪甲青黑,满身纯阴。法在不救,急以回阳诸方,大剂投之,十中可救一二。[眉批]知非氏曰:比段至理,乃造化根柢,性命之旨圭。奈何泄之于医,世人不识,反多皆议。余观一部《内经》,轩岐君臣皆是借天验人,以人合天,吴人...
...作者:祁坤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65年 自叙 序 卷一\总论部 痈疽之脉 痈疽之源 痈疽之别 痈疽生死法 察形色顺逆法 内消内托法 虚实症治法 经络大略 十二经补泻药品 针砭灸烙烘照蒸拔等法 针 砭 灸 烙 卷一\论症治 次第 虚实 ...
...生地黄水姜煎服。治法用《局方》中紫雪二钱半,竹沥半合和之,时时抹入口中,自消。百草霜、滑石、芒硝、为末,酒调敷。泻黄散(脾)玉露饮(积热)消黄散 治风热上攻,舌硬肿大不消。风化朴硝 真蒲黄(各半两)上,蒲黄晒干为末,同朴硝乳钵内细研匀。每用一字...
...一、白为阴,为寒,为湿。二、黄为胃中有热,深黄为热极胃火,黄浓苔为湿热。三、赤而带血,为胃火,更必兼阴亏。赤如猪腰子,表面有极薄绉白衣,为肾脏本色上泛,难治。鲜红如血,心胃热炽。满舌光红,心营涸竭。正红色,白净苔,不腻亦不干,是为平人正色...
... 诊六腑平脉法 脉息大数 诊五脏脉诀 男女反脉 观人形性脉法 察平人损至脉法 诊暴病脉法 诊祟脉法 诊病内外法 诊病脉法 诊候约法 辨杂病脉吐汗温利可否法 人迎气口脉 辨三因 定生死诀 下指疏密法 卷中 辨七表八里九道七死脉 七表脉 八里脉...
...脾之脉络系舌旁.肝之脉络系舌本.心之脉络系舌根.三经受胎毒而上攻.舌下又像有一舌.名曰重舌.舌肿如木.名曰木舌.又或舌卷缩.或舒长.或肿满.此风热盛而妨乳食也.又或生疮破裂.胃有湿热.四肢壮热.是其候也.法宜分阴阳.运八卦.清心经.清脾经...
...虚实,莫能确辨,亦婴儿一劫也。嗣有《痘疹辨证录》四卷,续刻问世,求海内诸方家惠书赐教,幸甚盼甚。是篇察耳,耳虽为肾窍,而五脏所结,系于耳者居多。外感则或冷或热,内伤则或暗或滞。善诊面色者,神明而熟察之,亦辨证要法也。若徒取以辨痘证则拘矣。(...
...(《内经》霍乱法附)□〔《活》〕夏月中暑霍乱,上吐下利,心腹撮痛,大渴烦躁,四肢逆冷,汗自出,两脚转筋,宜服香薷饮,须井底沉极冷,顿服之乃效,他药不能救。香薷散 治阴阳不顺,清浊相干,气郁中焦,名为霍乱。此皆饱食 炙,顿啖奶酪、酒醪百品,...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