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的历史价值_【黄帝内经】

...素问灵枢本是两部独立的著作,两书名(包括针经九卷等名)一直分别使用,见于历代正史书目。可是长期以来却被合称为黄帝内经。这是晋代皇甫谧在没有史料作证的情况下,只以素问九卷九卷(后称针经灵枢)合篇,...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201.html

温病学派的形成发展_【中医宝典】

...温病学派的形成发展(1) 祖国医学中的温病学说,远在黄帝内经里面已有提及,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31.html

黄帝内经中的饮食养生_膳食养生_【中医宝典】

...饮食养生一定要时令相结合,食物只有在种类、性味、寒热等方面均时令相适宜,才能够发挥其最佳的作用。 灵枢·胀论说:“阴阳相随,乃得天和,五脏更始,四时循序,五谷乃化。”首次提出食物的消化吸收四时有关。后世养生学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2755.html

内经谈影响情志的十种因素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人的七种本能。佛教的七情指喜、怒、忧、惧、爱、憎、欲,认为七情乃是非之主,利害之根。内经有大量关于情志的论述,成为中医学情志学说的基础,并对影响情志的因素从十个方面作了论述,兹作简要分析。 情志发于五脏 情志脏腑的关系,内经论述...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2344.html

兵家的代表作品_法家_【文学360】

...著作中以孙子兵法(以下简称孙子)影响最大,该书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作者孙武,字长卿,人称孙武子、吴孙子,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月尚不详,大约孔子同时代人。 据史记记载,公元...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569.html

道教黄老_道家_【文学360】

...宗祖。所谓黄,便是指黄帝;老,当然就是老子,但无论是黄、老并称,或老、庄具列,普遍地都知道老子的确算是道家宗祖。黄帝的著述,如黄帝内经,以及道家流传用于兵法或谋略学的黄帝阴符经等。道家素以黄、老并称,自认它的学术渊源,是远绍黄帝,这...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5202.html

医家源流_丹溪手镜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雷而内经作,自内经而下,藏于有司者,一百七十九家,二百九部,一千二百五十九卷,而后出杂着者不焉。夫内经谓为黄帝之书,虽先秦之士根据仿而托之,其言质奥,而义弘深,实医家之宗旨,犹吾儒之六经乎。秦越人八十一难经继作,盖举黄帝岐伯...

http://qihuangzhishu.com/708/4.htm

道门丹医秘授古脉法的故事_丹医秘授古脉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廖育群(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北京)依据湖南马王堆、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早期医学著作,及传世的今本黄帝内经难经等医学经典中所存留的马迹蛛丝,大抵可知古代医家曾经使用过诸如“分经候脉”、“三部九候”、“四时脉法”、“人迎寸口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danyimishougumaifa/1248-3-0.html

四圣心源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综合性医书。又名医圣心源。十卷。清·黄元御撰于1753年。作者将黄帝、歧伯、秦越人、张仲景视为医中“四圣”。本书阐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诸书蕴义,因以为名。卷一天人解,阐述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血、营卫...

http://qihuangzhishu.com/196/2306.htm

黄帝内经的主要特点_【黄帝内经】

...分割的。比如说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阴阳应象大论等等篇章,都是强调人天的不可分割性,整体性。 四、黄帝内经认为人的生命是可以感知、感受的,可以给它定性的。但是人的生命不是通过现在试验室里面试验分析的,不是可以用数学描述的...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6.html

共找到574,71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