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气质理论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术】

...原文曰:“太阴之人,贪而不仁,下齐湛湛,好内而恶出,心和而不发,不务于时,动而后。”总之,中医体质的分型注重根据阴阳的偏盛及气血的多少,这样便可以预测疾病的阴阳偏盛偏衰及气血的虚实盈亏。如灵枢·通天篇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

http://qihuangzhishu.com/128/45.htm

墨子原文_墨家_【文学360】

...推荐阅读:墨子大全 一:墨子卷一 1、三辩原文-出自墨子卷一 2、辞过原文-出自墨子卷一 3、七患原文-出自墨子卷一 4、法仪原文-出自墨子卷一 5、所染原文-出自墨子卷一 6、修身原文-...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1665.html

关于李经纬内经全释_【中医宝典】

...。内经内景图实际上可能都源于黄帝内经有关内容,而内经命名,可能包含着“内丹修炼”经典之意。 二、内经与中医学、道家的关系 内经的内容实质来看,所示人体脏腑经络生理与解剖部位关系看,与中医学健康长寿、...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682.html

论疾诊尺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论疾诊尺 1、论疾诊尺:黄帝问于歧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奈何?歧伯曰:审其尺缓急小大滑涩,肉坚脆,而病形定矣。 2、论疾诊尺:视人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35.html

周易内经的阴阳观念流变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 贺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周易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它在中国历史上长期被崇奉为“群经之首,大道源”。周易所呈现的自然哲学、人文哲学等思想,所开创的象数思维模式与内涵等,亦无不延伸至黄帝内经之中,可以说...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0390.html

五色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五色 1、五色:雷公问于黄帝曰:五色独决于明堂乎?小子未知其所谓也。黄帝曰:明堂者,鼻也;阙者,眉间也;庭者,颜也;蕃者,颊侧也;蔽者,耳门也。其间欲方大,去十步,皆见于外,如是者寿,必中百岁。 2、五色:雷公曰:五言辨,奈何?...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10.html

百病始生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百病始生 1、百病始生:黄帝问于歧伯曰:夫百病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三部气所伤异类,愿闻其会,歧伯曰:三部气各不同或起于阴或起于阳请言其方,喜怒不节则伤藏,藏伤则病起于阴也,清...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27.html

邪客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邪客 1、邪客: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932.html

经筋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经筋 1、经筋:足太阳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膕;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膕中内廉,与膕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75.html

终始原文-出自黄帝内经灵柩经_医学古籍_【文学360】

...终始 1、终始:凡刺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藏,阳者主府,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藏,故写者迎,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藏为阴,六府为阳,传后世,以血为盟。敬之者昌,慢者亡...

http://wenxue360.com/archives/2871.html

共找到896,56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