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蓬人-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别号濂溪,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理学家。他在爱莲说中咏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61.html

闻小林同志之死-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血路携手前进。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三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第四、五期合刊,原为白文。 小林,即小林多喜二(1903—1933),日本作家。一九三一年加入日本共产党,任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中央委员兼书记长。一九三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91.html

敏捷的译者附记-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敏捷的译者附记〔1〕 鲁迅附记:微吉罗就是Virgilius,诃累错是Horatius。〔2〕“吾家”彦弟〔3〕从Esperanto〔4〕译出,所以煞尾的音和原文两样,特为声明,以备查字典者的参考。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35.html

“行路难”按语-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行路难”按语〔1〕 鲁迅案:从去年以来,相类的事情我听得还很多;一位广东朋友还对我说道:“你的略谈香港之类真应该发表发表;但这于英国人是丝毫无损的。”我深信他的话的真实。今年到上海,在一所大桥上也被搜过一次了,但不及香港似的严厉...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59.html

<自选集>自序原文-出自南腔北调_【鲁迅全集】

...不会有这样的心境的了。 一九三二年十二月十四日,鲁迅于上海寓居记。 【注解】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三年三月上海天马书店出版鲁迅自选集 这本选集内收野草中的七篇:影的告别好的故事过客失掉的好地狱...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261.html

“说不出”-出自_【鲁迅全集】

...祖师,尊称太上老君。道德,即道德经,又称老子,相传为老聃所著。“道可道非常道”,见该书第一章。 〔4〕 “王者之迹熄,而亡”等语,见孟子·离娄下 〔5〕 “子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语见孟子·滕文公下。  ...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599.html

毛泽东选集的解释_毛泽东选集的意思和出处_汉语词典

...毛泽东的主要著作。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于1951年至1960年出版了四卷,经毛泽东校阅,收入了1925年12月至1949年9月的一百五十八篇著作。1977年4月,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著作编辑出版委员会出版了第五卷,收入了1949年...

http://hanwen360.com/c/76365.html

关于关于红笑-出自_【鲁迅全集】

...关于关于红笑〔1〕 今天收到四月十八日的华北日报〔2〕,副刊上有鹤西先生的半篇关于红笑的文章〔3〕。关于红笑,我是有些注意的,因为自己曾经译过几页,那豫告,就登在初版的域外小说集〔4〕上,但后来没有译完,所以也没有出版...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616.html

墨经正文重阅后记-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墨经正文重阅后记〔1〕 邓氏殁于清光绪末年,不详其仕履。此墨经正文三卷,在南通州季自求天复〔2〕处见之,本有注,然无甚异,故不复录。 唯重行更定之文,虽不尽确,而用心甚至,因录之,以备省览。六年写出,七年八月三日重阅记之。 【注解...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724.html

死所-出自拾遗补编_【鲁迅全集】

...〔2〕教授正在教书,骤然中风,在教室里逝去了,疑古玄同〔3〕教授便从此不上课,怕步马廉教授的后尘。 但死在教室里的教授,其实比死在家里的着实少。 “你还不怕,仍旧坐在家里吗?” 【注解】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五月二十日太白...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812.html

共找到893,27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21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