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苏洵的《六国论》把六国灭亡的原因归结于“赂秦”,尽管文章在论证上、语气上给人势如破竹的感觉,但今天看来显然失之偏颇。因为从本质上讲,六国灭亡是由于不思改革进取,不采取富国强兵之策,从而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被历史所淘汰。当然也有战略、...
...苏洵精通《太玄》,晚年欲作《易传》未成,遗命苏轼继作此书。苏轼于45岁左右被贬官于黄州时开始撰写《易传》,此后不断修改,直到生命垂危之时才修改完毕。他的认知方法、执政思想深受《易经》影响,诗词文赋也因此而愈加高深玄妙,后人不解《易》理,常常只...
...任君北方来,手出《邠州碑》。 为是鲁公写,遗我我不辞。 鲁公实豪杰,慷慨忠义姿。 忆在天宝末,变起渔阳师。 猛士不敢当,儒生横义旗。 感激数十郡,连衡斗羌夷。 新造势尚弱,胡马力未衰。 用兵竟不胜,叹息真数奇。 杲兄死常山,烈士泪满颐。 ...
...「上韩枢密书」 太尉执事:洵著书无他长,及言兵事,论古今形势,至自比贾谊。所献《权书》,虽古人已往成败之迹,苟深晓其义,施之于今,无所不可。昨因请见,求进末议,太尉许诺,谨撰其说。言语朴直,非有惊世绝俗之谈、甚高难行之论,太尉取其大纲,而...
...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
...「权书引」 人有言曰:儒者不言兵,仁义之兵无术而自胜。使仁义之兵无术自胜也,则武王何用乎太公,而牧野之战,“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齐焉”,又何用也。《权书》,兵书也,而所以用仁济义之术也。吾疾夫世之人不究本末,而妄以我为孙武之徒也。...
...婆心,而产科家之宝筏也。予友周君芾庭得是书于山左,携至京师朋好转相钞录,邮寄梓里。甲子孟夏李君固 见而喜之,谓其精要详明,可补《产科机要》、《救产全书》、《达生篇》诸书所未备,是宜公之于世,爰率其本宗弟侄捐资付之剞劂氏。予惟是书成于乾隆庚子岁...
...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道既不行,复不能~,又不能隐于山薮。 ◎唐·陈子昂《无端贴》...
...。(唐伪翰林韩保升撰《蜀本草》。)黑白异迹,《开宝》取唐蜀而更订,(宋开宝间,刘翰撰《开宝本草》)。继踵者,嘉佑之《补注》;(宋嘉佑间,命郎中林亿、禹锡撰《嘉佑补注》)。图说相谬,《图经》继《补注》而再刊,(宋仁宗命博士苏洵撰《图经本草》)...
...被打败;败阵 be defeated 战败方 战败而亡者。——宋· 苏洵《六国论》 挫败;征服;击败 defeat;vanquish 中国人民战败了日本侵略者 国语辞典 在戰爭中失敗。 戰國策.魏策二:「梁君田侯恐其至而戰敗也,悉起兵從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