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患者和221名健康对照人群的三种因子的水平。 研究发现,无论PSA水平如何,前列腺癌患者的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但IGF结合蛋白3的水平随PSA不同而变化。血清PSA水平≤3ng/mL不够诊断标准者,前列腺癌患者的IGF结合蛋白...
...期约占前列腺癌的 9%。前瞻性及回顾性研究表明A期预后一般很好,大多数患者在有生之年不进展到临床癌或隐蔽癌。 (2)B期病变:B期病灶局限于前列腺包膜内,多为在直肠指诊时发现的前列腺的单个结节,没有远处转移的征象。必须通过前列腺穿刺活检...
...较差,大多数在诊断后3年内死于远处癌转移灶。此期约占36%。 明确了前列腺癌的分期有助于了解病变范围,判断预后及拟定治疗方案。对于A、B期患者,由于病变基本局限在前列腺内,可以争取尽早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对C、D期已经有前列腺外及远处转移的...
...研究人员分别对患者的临床分期、活检Gleason总和、治疗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以及外源光放射的应用等临床参数进行了研究。同时将治疗失败定义为:治疗后应用雄激素剥夺疗法、临床复发或生化检查提示失败的。 研究人员根据Cox百分比...
...淋巴结转移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肯定有骨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磷酸酶无导管排出或导管被癌病变梗阻,...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肿瘤科薛兴欢等在其近日完成的一项研究中发现,p27基因是乳腺癌的独立、有价值的预后因子——p27基因高表达的乳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p27低表达的患者。这一发现为乳腺癌的临床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有研究...
...前列腺癌。偶发癌进展为临床癌常提示有局部复发或转移,预后较差。 偶发癌患者在前列腺切除术后是否还需要做进一步治疗的问题,各家观点不尽相同。一般认为对于癌灶局限,切除的标本病理分化良好者,可以不做进一步治疗,对患者自然寿命并无影响,但应定期进行...
...患者的总体生存率相似,这说明头颈部肿瘤患者一般健康状况较差。 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在每周六次放疗的患者中为70%,显著高于每周五次放疗患者的60%(p=0.0005)。同样,原发肿瘤的控制率分别为76%和64%(p=0.0001)。相反,两组患者...
...在前列腺切除术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升高的患者中,磁共振成像(MRI)比活检能更早地探测到复发的前列腺癌。 日前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美国伦琴射线学会年会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MRI可作为决定后续放疗手段的选择方法。 主持此项研究的日本...
...70%有酸性磷酸酶升高,有淋巴结转移亦升高,如果持续升高则肯定有骨转移。血清酸性磷酸酶,前列腺酸性磷酸酶升高者在手术后下降,是预后较好的象征。在包膜内的前列腺癌酸性磷酸酶由前列腺细胞分泌,经前列腺导管排泄,前列腺癌时,癌细胞产生的酸性磷酸酶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