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也称唐明皇,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公元712年至公元756年在在位。公元762年,李隆基病逝。 公元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 公元...
...戎昱,(744~800)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宝应元年(762),从滑州、洛阳西行,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
...身高体重指数(BMI),询问他们的吸烟饮酒习惯、教育背景、收入水平等情况。 研究人员发现,1116名男性和762名女性经常慢跑。研究人员询问他们每周跑步时间和速度,分为慢速、中速和快速。超过35年时间里,122名慢跑者和10158名不跑步者去世...
...唐代医学家(710-805年)。履贯欠详,号启玄子,或作启元子。自幼喜好经方及养生,亦仰慕医道。于宝应年间(762-763年)任太仆令,人称“王太仆”。好研《黄帝内经》,尤以对《素问》更有深研,以当时所见之《素问》篇帙不全,没有完本;所得...
...(路透社医学新闻)据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协会高血压 高血压研究委员会第55届年会上报告,在欧洲男性中,一种Y染色体多态性与高血压有关。 格拉斯哥大学的Fadi J. Charchar博士及其同事采集了155名波兰男性和762名苏格兰男性的...
... 家族名人 高洋 高力士(684~762) 唐代的宦官。个性谨慎细心而聪敏,深受玄宗宠信,累官至骠骑大将军、进开府仪同三司,擅权弄政。肃宗时,被弹劾流放至巫州,宝应时被赦还,病死途中。 高崇文 唐代幽州人。贞元年间(公元785~805)跟随...
...唐·宝应元年(762),王冰以全元起注本为底本注《素问》,将已亡佚的第七卷,以七篇“大论”补入,到北宋·嘉祐·治平(1057-1067)年间,设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在王冰注本的基础上进行校勘,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雕版刊行,而定型...
...词词史上有其特定意义。词题明确揭出“用太白韵”,是为和宋初《忆秦娥》而作。李之仪是北宋人,与苏轼同时代,写这首词的时候,是崇宁三年(1104)前后,距离李白卒年(762)已经过去340年之久,这首和词,全依佚名作者《忆秦娥》韵,可见当时这首...
...李白李白(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与杜甫...
...唐玄宗死于宝应元年,也就是公元762年,怎么能又在770年去思子美杜甫呢? 三、自沉于水而死 此说源于伪托唐朝韩愈名义撰的《题杜子美坟》提出“三贤(指屈原、李白、杜甫)同归一水”的说法。三人怀沙自沉,这显然是一种没有丝毫根据的想象。 四、...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