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患儿一眼为近视,另一眼为正视或轻度远视,会不自主地看近时用近视眼,看远时用正视或远视眼,形成交替使用双眼的规律,虽然每次只使用一只眼,但由于看远,看近时均不使用调节及集合,故可能无任何症状。 患者一只眼睛只看远方,一只眼睛只看近处。长期...
...本病较多见,占先心病总数15%,女性多见。婴儿出生后10-15小时,动脉导管即开始功能性闭合。生后2个月至1岁,绝大多数已闭。1岁以后仍未闭塞者即为动脉导管未闭。...
...一、定义:指上、下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使眼球暴露在外的一种体征,俗称“兔眼”。二、病因:(一)引起严重睑外翻的各种因素。(二)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失去功能 。(三)先天性眼睑缺损。(四)眼球增大或眶内容增加,如先天性青光眼、角膜葡萄肿、...
...检测肾功能。近来使用布洛芬(异丁苯乙酸)静脉滴注促进动脉导管闭合,疗效与吲哚美辛(消炎痛)相当,且较少引起少尿。布洛芬分3次给予,首次剂量为10mg/kg,之后的24h按5mg/kg再用2次,导管闭合率可达70%。经治疗心功能不全不能纠正者...
...上的完全闭合一般要到出生后5―7个月。因此在一岁以内有可能保持开放,可能会有少量分流,甚至有5%―10%的人卵圆孔终生保持开放而不闭 合,但对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并无影响。因此婴儿时期的卵圆孔未闭属正常生理现象,不是先心病,一般不需要做手术。...
...新生儿的头骨有两处没有愈合的部位,称为前、后囟门。前囟门为额与顶骨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厘米大小。出生后,前囟随头围增大而变大,6个月以后逐渐骨化开始变小,约1-1.5岁时闭合。后囟是两块顶骨和枕骨形成的间隙,呈三角形,后囟...
...[作者小传]成其友 1969年中专毕业,1988年任外科主任医师。82年在市级医院进修颅外科多年。从事处科临床三十多年。擅长骨科。对肩、颈、腰、腿痛治疗有所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采用多种方法,选择治疗,取得较好成就。 [论文摘要]闭合...
...一、定义:指上、下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使眼球暴露在外的一种体征,俗称“兔眼”。二、病因:(一)引起严重睑外翻的各种因素。(二)面神经麻痹,眼轮匝肌失去功能 。(三)先天性眼睑缺损。(四)眼球增大或眶内容增加,如先天性青光眼、角膜葡萄肿、...
...151(3): 755.e7] 为了明确Amplatzer封堵器治疗PDA的远期疗效,Masura等进行了一项临床观察性研究。1996年9月到2002年4月期间,该研究共纳入64例单纯性PDA患者,并给予Amplatzer封堵器经皮闭合治疗。...
...西医治疗 动脉导管未闭诊断确立后,如无禁忌证(见下述),应择机施行手术,中断导管处血流。 近年来,对早产儿因动脉导管未闭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者,亦多主张手术治疗,而较少采用促导管闭合药物(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消炎痛)治疗,因后者用药剂量...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