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_《本草新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黄芪,味甘,气微温,气薄而味浓,可升可降,阳中之阳也,无毒。专补气。入手太阴、足太阴、手少阴之经。其功用甚多,而其独效者,尤在补血。夫黄芪乃补气之圣药,如何补血独效。盖气无形,血则有形。有形不能速生,必得无形之气以生之。黄芪用之于当归之中...

http://zhongyibaodian.com/bencaoxinbian/624-14-2.html

补气益气片_补气补血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补气益气片 中药名称补气益气片 拼音名BuzhongYiqiPian 标准编号WS3-B-0288 全文【处方】 黄芪。 【功能与主治】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1脱垂。 【用法与...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3023.html

妙用中药除燥_呼吸系统偏方秘方_【中医宝典】

...汤。平常喝可以当作保养,可健肺补气润嗓。由于味道甘甜,可以泡茶随时饮用,具体用法如下取桔梗3克,甘草6克,用热水焖20分钟即可。 如果咳嗽不停,伴有咽喉疼痛、咳痰,除了桔梗、甘草,还可以适量加上一两颗胖大海;如果持续干咳伴随声音沙哑,可再...

http://zhongyibaodian.com/pianfang-mifang/a12158.html

春季进补慎用黄芪_春季养生_【中医宝典】

...现代中药学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作用。 中药黄芪又名北芪,可生用或蜜制用。其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现代中药学认为它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的作用。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认为“耆,长也。黄耆...

http://zhongyibaodian.com/yangsheng-2/a4101.html

红花岩黄芪_【中药材大全】中药大全

...目录 《中华本草》红花岩黄芪 ? 相关中药 ▲ 返回目录《中华本草》红花岩黄芪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 【拼音名】Hón?? Huā Yán Huán?? Qí 【英文名】root of Multijugate ...

http://zhongyaocai360.com/H/honghuayanhuangqi.html

黄芪——补气诸药之最_【中医宝典】

...□ 赵民生 山东省滨州市中心医院 黄芪对大鼠肾毒血清性肾炎有防治作用,能使肾脏病理改变减轻,尿中蛋白质量显著降低,能延迟尿蛋白与高胆固醇症的发生。与辅酶Q10配伍治疗肾衰动物,可明显改善肾功能,使血肌酐下降,对肾实质细胞代谢有明显改善作用...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6352.html

黄芪_《中医饮食营养学》_中医养生书籍_【岐黄之术】

...【基原】为豆科植物黄芪等的干燥根。【异名】又叫黄耆。【性味归经】甘,微温,归肺、脾经。【功效】补气升阳,益卫固表,脱毒生肌,利水退肿。【应用】1. 黄芪黄芪煮浓汁去渣,入米煮粥食。用于表虚自汗,痘疹不起,痈疽内溃,不能成浆,及一切虚阳...

http://qihuangzhishu.com/484/243.htm

黄芪重剂应用探讨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用量差异很大,轻者10~20克即可;若配伍桂枝、甘草等益气升阳升压,用量15~30克;补中益气、降压摄血,用量30~60克,甚至更大剂量,可补气化瘀。 黄煌认为,张仲景用黄芪有3个剂量段黄芪大量(5两)治疗水气、黄汗、浮肿,中量(3两)治疗...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6552.html

《本经》黄芪功效释义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闭塞不相贯通也。不早祛其风,久将至于痿废。为疏方用生箭二两,当归八钱(用当归者取其血活风自去也),羌活、知母、乳香、没药各四钱,全蝎二钱,全蜈蚣三条。煎服一剂即见轻,又服数剂全愈。此中风能成痿废之明征也。” 陈富山认为黄芪补气要药,《...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80349.html

《本经》黄芪功效释义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黄芪为《本经》上品。原文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本经》写作黄耆。耆者,长者也,是指年长的人。黄芪色黄入脾,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黄芪有“补气之长”之称...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015.html

共找到435,806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