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配山萸肉 治疗并发症药(2)药在糖尿病中的应用(四)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来源 经验药。 应用 黄芪味甘,性温,功擅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可用于一切气虚血亏之证;山萸肉味酸,性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功效。二药伍用,气阴双补,益气固涩之功增强。 心得 治疗肝肾亏虚所致小便量多的糖尿病患者。 其他 现代...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7081.html

体弱乏力喝黄芪枸杞茶_百病药茶_【中医宝典】

...凡是中医认为气虚、气血不足、中气下陷的情况,都可以用黄芪。平时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常感乏力,往往是气虚的表现,贫血,常属气血不足,而脱肛、子宫下垂这些病症也常被认为是“中气下陷”,有这些症状的人,冬天吃些黄芪有益处。 自古就有“大寒大寒...

http://zhongyibaodian.com/yaocha/a13651.html

第四军医大学研究证明:黄芪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_【中医宝典】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中医科研究人员开展的“黄芪可通过增强抑制凋亡基因的表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的神经细胞凋亡,这是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1048.html

常用通便药3_【中医宝典】

...瓜蒌甘苦,性寒,入肺、胃、大肠经,可润肠通便;火麻仁多脂体润,入脾滋养润燥,滑肠通便。二药同入胃与大肠,为润肠通便常用,治肠燥便秘。二者常用量均为9~15克。(伏新顺)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80974.html

家庭常用药“上瘾”需要重视_【中医宝典】

...前段时间,复方牛黄解毒片等常用药也会让人产生依赖。 致药物上瘾的情形,往往是不规范服用药物诱发的,主要由过量服用和药物中相同成分累积药效所致。比如,有些病人在治疗时急于求成,恨不得一天把病治好,于是擅自加大剂量;有的病人即使身体好了,觉得...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9281.html

黄芪(图)_中医药书籍汇集【中药材大全】

...木兰一两,共研细。每服少许。一天服三次,酒送下。3、白浊。用盐炒黄芪半两、茯苓一两,共研细。每服一钱。4、萎黄焦渴(每与痈疽发作,先后伴随)。用黄芪六两,一半生焙,一半加盐水在饭上蒸熟;另用甘草一两,也是一半生用,一半灸黄。二药共研细。每服...

http://zhongyaocai360.com/zhongyao/huangqi.html

黄芪益气为栋梁_中药基础_【中医宝典】

...。此时常与人参等配伍。古人认为,黄芪善补肌表气虚,人参善补五脏之气,两药合用,内外表里气虚皆补,适用于元气虚损较重者。如保元汤、十全大补汤等均是参、芪并用,补力强劲。 补气健脾 黄芪补气,尤长于补中益气。脾胃气虚,疲乏无力,四肢倦怠,...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a8340.html

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研究重大突破_中药研究_【中医宝典】

...市场中药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但是许多野生中药材受生长周期所限,供不应求;大量的无序采挖,又会影响生态环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胡之璧领衔完成的“黄芪活性产物代谢调控的基因工程关键技术研究”项目,首次将现代生物技术成功...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yao/b31225.html

白术临床常见药3)_医案心得_【中医宝典】

...风寒,开腠理,通毛窍,有较强的散寒解表作用。二者配伍,共治外感寒湿,一身烦痛者。如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白术配黄芪 白术有补脾益气而固表止汗之功。黄芪甘温,内可大补脾肺之气,外可固表止汗。两药合用,使气旺表实,汗不外泄,邪亦不易...

http://zhongyibaodian.com/yianxinde/73227.html

黄芪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_【中医宝典】

...黄芪还含有丰富的硒,可与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结合,提高其活性,脂质过氧化物丙三醛显著减少,减轻肾组织细胞在缺血、缺氧时的损伤。 ...

http://zhongyibaodian.com/zs/10303.html

共找到370,10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