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方证的一部力作——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述评_【中医宝典】

...的临床运用心得体会,这些非常实在、鲜活的临床实践有助于对方剂主治的全面认识。难能可贵的是,皕一选方治验实录这部著作视角独特,完全切合方剂从源及流的学习方法,这可能也陶御风教授和史欣德教授两位中医文献学专家的独特视角有关。书中第一部分“...

http://zhongyibaodian.com/zs/79736.html

电子版中医古籍的文献学考察_【中医宝典】

...关键词:电子版 中医古籍 中华医典 评价 研究中医古籍,资料不足、查检繁难是一大难事。随着时代的进步,近年来,中医方面也出现了不少电子读物。特别是去年,作为“九五”国家重点电子出版物规划项目,由湖南中医学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研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683.html

名医类案导读_【中医宝典】

...名医类案是我国第一部中医全科医案专著,既是明代以前著名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也是人参;收载敷贴、熏蒸、热熨、薄贴、搐鼻、熨脐等治疗技术19种,涉及医案78例,约占全部内科医案的7%。深入研究这些方药和技术的使用规律,对于我们今天开发...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54.html

近代中医基础理论和医史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图,有治法有医案,兼列方药,内容较为完备。文献研究一、中医经典著作的文献研究近代医家在内经文献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初期(清末民初)大多致力于经典考证、校勘,而后期则侧重于阐述经义,并进行系统的整理类编。清末民初,在乾嘉考据学余绪影响下...

http://zhongyibaodian.com/zhongguoyixuetongshi/1029-18-6.html

文献研究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一、中医经典著作的文献研究近代医家在内经文献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初期(清末民初)大多致力于经典考证、校勘,而后期则侧重于阐述经义,并进行系统的整理类编。清末民初,在乾嘉考据学余绪影响下内经训诂研究兴起。晚清经学大师俞樾(号曲园,...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381.htm

非线性中医基础理论_【中医宝典】

...两个数量按比例同时变化时,就表明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线性关系。 然而,我们研究时所遇到的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如“七分精神三分药”,就无法按照“七”“三”的实际比例进行治疗调整;素问·六节藏象论所谓“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s/21454.html

桐君采药录考察_【中医宝典】

...一经):甘,有毒。黄帝:咸、酸(按:“一经”系指桐君之别本)。 岐伯(本草)比较: 丹参——桐君:苦。岐伯:咸 玄参——桐君:苦。岐伯:咸。 芍药——桐君:甘。岐伯:咸。 牡丹——桐君:苦。岐伯:...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1560.html

中医典籍生存危机_中医文化中医发展_【中医宝典】

...馆藏第八位、华东地区第三位。其中,医说是全国现存最早的新安医籍,备急千金方婴童百问共同入选首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如此不遗余力地搜寻、整理、保护中医典籍文献,有何现实意义?记者带着疑问来到省中医学院。 尽管正值暑假,中医...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376.html

针灸治疗刺激点解剖位置参考图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治疗刺激点解剖位置参考图现收藏于中国针灸博物馆藏。 作者:马继兴主编;孟昭威、王雪苔校阅;朱琏审阅;叶仰曦绘图 年代:1952年6月 出版: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 大小:87×58cm 质地:纸本立轴 收藏单位:中国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79.html

要重视易经四大经典的学习--思考中医启示录_中医文化中医思考_【中医宝典】

...广西中医学院刘力红博士所著的思考中医在短短几月重版数次,这在近十年中医界里是少见的。认真研读后感触良多。书中刘博士没有喊口号地自擂中医的伟大谩骂西医的不是,而是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其文笔又自然流畅,因此容易被人接受,产生共鸣。 吾...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973.html

共找到636,65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