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好的抗过敏作用。诸药共用,有清热解毒,凉血通络之功,临床运用效果较好。经过系统对照观察可以看出,近期疗效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增加疗程后两组无差别,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明显缩短疗程,远期疗效观察组反复情况也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中药有...
...凉血清热,滋阴润燥。主毛发红糠疹,头皮、颜面、双肘、膝部皮肤发红脱屑、瘙痒。青年素禀血热之体,心绪烦扰,五志化火,血热化燥生风,肌肤甲错,潮红瘙痒,破如刀锉。【各家论述】生地、丹皮、紫草、茜草、黄芩、大青叶凉血清热,玄参、麦冬、石斛、花粉滋阴...
...、清热利湿,予小蓟饮子加减。 基本方药:小蓟、生地、白茅根各30克,滑石、旱莲草各15克,炒蒲黄、山栀、赤芍各10克,通草、甘草各6克。1日1剂,儿童量酌减。方中生地、旱莲草,滋阴凉血以止血;小蓟、炒蒲黄、赤芍,凉血止血兼散瘀;茅根、栀子、...
...与应用侧柏芦根鲜藕汁清热生津,凉血止血。适用于肿瘤患者食用。方解方中侧柏叶,味苦涩、性寒。凉血止血,祛风除湿,消肿散毒。用于鼻血、外伤出血,烧伤烫伤等症。藕,健脾,开胃,养血。用于各种出血症。芦根清热去火抗癌,侧柏叶、藕均为凉血止血药物,...
...释名 甘蒲、醮石。化上黄粉名蒲黄。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乳痈。用香蒲草根捣烂贴患处,同时煎汁边根服下。 热毒下痢。用香蒲根二两、粟米二合,小煎服。一天服二次。 舌胀满口。用蒲黄频搽,或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
...释名 甘蒲、醮石。化上黄粉名蒲黄。 气味 甘、平、无毒。 主治 乳痈。用香蒲草根捣烂贴患处,同时煎汁边根服下。 热毒下痢。用香蒲根二两、粟米二合,小煎服。一天服二次。 舌胀满口。用蒲黄频搽,或用蒲黄、干姜末,等分干搽,都有速效。 吐血唾血...
...清热药和方剂 凡以清解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叫做清热药;以清热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叫做清热剂。 清热药和方,性属寒凉,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功效,主要用于热病高烧,热痢,痈肿疮毒等所呈现的各种里热证候。 热证中有热在气分、营分、血分、以及...
...目录 《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凉血消风散 ▼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朱仁康临床经验集》:凉血消风散【处方】生地30克 当归9克 荆芥9克 蝉衣6克 苦参9克 白蒺藜9克 知母9克 生石膏30克 生甘草6克【功能主治】消风清热。治脂溢性皮炎,...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利湿清热。主湿热下注。【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赵炳南方▼ 相关方剂 ▲ 返回目录 方出《赵炳南临床经验集》,名见《千家妙方》卷下:加味凉血利湿汤【处方】金银花1两,公英8钱,地丁1两,赤芍3钱,...
...味甘平。主五脏,心下邪气,口中烂臭,坚齿明目聪耳。久服轻身耐老(《御览》作能老)。一名睢(《御览》云睢蒲)。生池泽。《吴普》曰:睢,一名睢石,一名香蒲,神农雷公甘,生南海,池泽中(《御览》)。《名医》曰:一名醮,生南海。案《说文》云:菩,...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