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候下(凡三十论)_《诸病源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诸阳经脉,上走于头面,运动劳役,阳气发泄,腠理开而受,谓之首。病状,头面多汗,恶风,甚则头痛。又,新沐中风,则为首。又,新沐头未干,不可以卧,使头重身热,反得则烦闷。诊其脉,寸口阴阳表里互相乘。如风在首,久不瘥,则入脑,变为头眩...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bingyuanhoulun/623-6-1.html

的预报_《中医疾病预测》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特性以及位游移、行走无定的特点,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太阴阳明论》)。因此临床上凡是发病迅速,变幻无常,疏散开泄,亦即以“动“为特点的病证则意味着的存在。具体以瘙痒、汗出、发病...

http://qihuangzhishu.com/128/38.htm

_《杂治例》_中医医案书籍_【岐黄之术】

...导痰丸子。治在经之,六合汤、愈风汤之类。表里现证全无,而血气虚者,须补之。(见下。)补气 气虚卒倒,参术补之。有痰者,竹沥、姜汁,以参为主。本于虚者,补中益气之类加剂。补血 用四物,或少入姜汁,恐泥痰也,再入竹沥。能食者,去竹沥加荆沥,...

http://qihuangzhishu.com/286/8.htm

身最觉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全诗赏析

...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葛溪驿》 原文如下: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身最觉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赏析 这首诗写于1050年(宋仁宗皇祐二年)作者自临川赴...

http://wenxue360.com/mingju/mingju-701.html

虚损性肾_《虚损类钩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由肾之经络,进犯于肾。肾气受害,肾精受伤,久则肾之体用俱损。体损则经络、血脉、毛脉、缠络、孙络发生逆变;用损则肾命水火失用、失统,封藏功能障碍。朱丹溪曰:“咽喉者,一身总要”,可见此方寸之地,实为生命之要关。因此咽喉邪不除,导致肾缠绵...

http://zhongyibaodian.com/xusunbingleigouchen/1042-8-4.html

紫石酒(小儿)_偏方_【中医宝典】民间中药偏方

...,即成。 [功用] 益气壮阳、情心安神。 [主治] 小儿发作,言语谬错。 [用法] 口服。每次服5-10毫升,日服2次。 [附记] 引自《普济方》。验之临床多效。...

http://zhongyaofangji.com/pianfang/6005.html

_《圆运动的古中医学》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小儿发热抽搐,抽搐者,津伤木燥而风动也。发热者,中虚木气疏泄相火不降也。木气稚弱,故发热,即易风动。养木气,顾中气,四豆饮极效。黄豆二十粒黑豆绿豆白饭豆各十五粒煎服。此为治小儿发热的第一要方,切忌散药清热药。养木养中,自然热退风平。...

http://qihuangzhishu.com/1101/126.htm

_因病机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化指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 【化】 指热病过程或阴血耗损所出现的一种病理变化。,指肝风,是一种眩晕、抽搐、震颤的神经症状。临床上可因热盛、阴伤、血虚或肝阳上亢等原因而出现,称为“化”。参见“热盛动风”、“肝风内动...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5690.html

诸候上_《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惟须向晓清静时,行气大佳,能愈万鳅手足不随候《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拱手,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偏风候《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手长舒仰掌合掌,一手捉颏挽之向外,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oshibingyuanbuyangxuandaofa5686/289-2-1.html

诸候上(凡二十九论)_《诸病源候论》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下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百壮;若色黄者,为肺已伤,化为血,不可复治。其人当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寻缝,如此数日而死。诊其脉,虚弱者,亦也;缓大者,亦也;浮虚者,亦也;滑散者,亦也。二、候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发于五脏者,其状...

http://zhongyibaodian.com/zhubingyuanhoulun/623-5-1.html

共找到188,042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