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脉学相关介绍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独取寸口主要切诊部位,脉主要与体循环动脉系统有关系,体循环动脉发自左心室,与中医脉有关的动脉主要有: 1、颈总动脉及其分支颈外动脉,颈总动脉在气管、食管和喉的外侧,可以触到搏动。其分支中的动脉,颞浅动脉,上颌动脉部位亦较表浅也可触摸到...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96.html

的重要意义_中医闻_【中医宝典】

...则将闻与其他三相提并论,以望、闻、问、切为序,确立了闻在四中的位置,强调了闻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四之一的闻,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 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3.html

回族“汤瓶八”向海外发展_【中医宝典】

...职工开展培训。 中国“汤瓶八”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中包含民间经脉按摩、刮痧、拔火罐、放血疗法、穆斯林的自我按摩等,并学习吸纳了中医经络学,形成了较为完整、主次分明的八种疗法。 具体而言,“汤瓶八”是对头、、耳、手、脚、骨、脉...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504.html

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诊断学名词。系四之一。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方。听声音是指诊察病人的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嗳气、太息、呻吟、肠鸣等声音变化。嗅气味是指嗅病人身体发出的各种气味及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闻有助于判断寒热虚实和病变部位。...

http://qihuangzhishu.com/194/1319.htm

学的宝藏_【中医宝典】

...一、关于脉学应有的认识 祖国医学的宝库,无论是在哪一个部门,都值得我们去发掘。拿脉学来说;这里也蕴有着无尽的丰富的宝藏。脉学的文献资料,有必要进行深入地学习,特别是应该而且需要向老年中医前辈们学习活的经验。 脉学的祖师除内经外,便是扁鹊...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2469.html

与脉结合的临床意义_诊断基础_【中医宝典】

...类?师日:其脉自浮而弱,乍白乍赤。”都说明精神情绪对脉象有影响。其他如气候等对脉象亦都有影响。这些问题都应考虑在内。 舌也同样存在个体的差异,例如由于生理的原因,舌质可稍红或稍淡,《辨舌指南》引《利济外乘》中说:“无病之舌,形色各有不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duan/a11306.html

经络与色脉学_中医切诊_【中医宝典】

...对色脉的提出始于《内经》,《内经》有“色脉诊法”、“色脉尺诊法”的提出,虽然《内经》对色、脉各有专门论述,并且亦有四的专论,但《内经》既然以经络为特点,在经络中色诊和脉又为主要内容,因此色诊与脉的关系相当密切,往往相提并论。 ...

http://zhongyibaodian.com/qiezhen/a11549.html

指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又称络脉。系小儿诊法之一。即诊察小儿食指掌表浅络脉。古称小儿指掌络脉为指纹。小儿皮肤薄嫩,指纹比较明显,故三岁以下幼儿,常用指纹辅助切诊。此法始见唐代王超《水镜图诀》,是由《灵枢》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主要观察指纹颜色、形态和充盈...

http://qihuangzhishu.com/196/1231.htm

病_《古今医案按》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罗谦甫治杨郎中之内.年五十余.体肥盛.春患头目昏闷.赤热.多服清上药.不效罗其脉洪大而有力.内经云.热者.足阳明病.脉经云.阳明经气盛有余.则身以前皆热.况其人素膏粱.积热于胃.阳明多血多气.本实则风热上行.诸阳皆会于头.故热之病...

http://zhongyibaodian.com/gujinyianan/618-12-11.html

太冲冲阳脉_《察病指南》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太冲穴在两足大趾本节后二寸陷中动脉是.(一云一寸半)足厥阴之所注.此者.可决男子之死生也.(或太溪命门脉.穴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冲阳穴(一名会源即趺阳穴也)在足跗上五寸骨间动脉上.去陷谷三寸是.(即足系鞋之所)此者.以察其...

http://qihuangzhishu.com/270/64.htm

共找到80,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