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结构和抗原性不同,可将IFN分为α、β和γ3型,分别由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T淋巴细胞产生。目前临床上使用的IFN多为注射剂(静滴、肌肉注射和皮下注射等),为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已陆续开发了一些非注射给药新剂型,现简介如下: ■片剂 干扰素...
...心电监护仪的广泛应用,发现致Q-T间期延长及Tdp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药物越来越多,包括: ①抗心律失常药:在各种致长Q-T间期综合征的药物中,以抗心律失常药物最常见。其中,又以Ⅰ类抗心律失常药最易引起长Q-T间期综合征。Ⅰa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奎尼丁...
...二者兼有所引起。(一)冲动形成障碍1.自律性增高 自律细胞4相自发除极速率加快或最大舒张电位减小都会使冲动形成增多,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此外,自律和非自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60mV或更小时,就引起4相自发除极而发放冲动,即异常自律性。图22-...
...心律失常可由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或二者兼有所引起。(一)冲动形成障碍1.自律性增高 自律细胞4相自发除极速率加快或最大舒张电位减小都会使冲动形成增多,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此外,自律和非自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60mV或更小时,就引起4...
...下肢较大的静脉形成血栓以后,难以自然溶解和再疏通,造成血栓肌化...
...诊断 典型的临床表现和家族史有助于临床诊断。 鉴别 根据遗传方式、发病年龄、病程进展和临床表现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各型进行分类鉴别,本症应与下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相鉴别: 1.假性肥大型(DMD) 此型在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中最常见,占90%...
...小儿肌营养不良 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acio-scapulo-humeral type muscular dystrophy,FSHD)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肌无力主要累及面肌、肩胛肌群为其特点。...
...轻度肌无力和肌萎缩,定位于7q35染色体。 5.也应与某些药物诱导的肌强直鉴别,如去极化剂、肌松剂、麻醉剂和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较少见的β-阻滞药或利尿药(尤其妊娠期)效应通常较短。 6.先天性肌强直的肌肥大须与家族性发育过度、甲状腺...
...本文介绍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的发病机制等相关知识。 1.女性dmd的诊断 目前尚无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女性患者的独立诊断标准。dmd的诊断主要根据发病年龄、临床表现、遗传方式、基因检测和抗肌萎缩蛋白检测,配合肌电图、肌肉病理...
...。基础与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以下介绍有关其发生机制的某些内容。冲动形成障碍和冲动传导障碍也是药致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在前者,主要有早后除极的触发活动,如IA类药物延长APD与复极,容易引起2.3相中电位振荡。又如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