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传奇稗边小缀-出自古籍序跋集_【鲁迅全集】

...唐宋传奇稗边小缀〔1〕 古镜记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改题王度,〔2〕注云:出异闻集〔3〕。太平御览(九百十二)引其程雄家婢一事〔4〕,作隋王度古镜记,盖缘所记皆隋时事而误。文苑英华(七百三十七)顾况戴氏...

http://wenxue360.com/luxun/archives/946.html

高武撷菁辑聚英针灸理论更完善_医药史料_【中医宝典】

...误,乃铸男、妇、童子三铜人,累试其穴,推之人体,所取毫发不爽。 高武认为,典籍的问世,为针灸理论奠定了基础,大大促进逊术的发展。但世俗操针灸者,以针灸只须实践,无需理论,即读亦仅以玉龙、金针、标幽等歌赋而已。于是,节集内经...

http://zhongyibaodian.com/shiliao-2/b34717.html

针灸与推拿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易学提出“首手法,次认症,而以寻穴为末务”之学习针灸法;江上外史撰针灸内篇亦首列手法,反映了清代前中期针灸医家对手法之重视。李守先所提手法亦仅是留针之久疾、左转右转,以及医者用左手大指、食指的辅助动作来达到补目的;江上外史则以针...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93.htm

医经录要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卷,扁鹊难经二卷。其余各家,久已湮没失传。尝谓医经传自上古,其时方剂未兴,所赖以治病者,惟恃针灸而已。古圣针灸之术,存于今之两经者,已十不逮一。居今日而讲求针灸,断未有不读,而能洞悉原委者。以难...

http://qihuangzhishu.com/716/3.htm

自序_针灸易学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诸先生之书,医十得三者有矣,医十得五、得七者有矣,此亦因易入难,推所已知而及所未知者也。至于深远详细,吾未有得,惟圣者能之耳。兹将古法着之于前,愚见列之于后,浅而易知,显而易明,名曰针灸易学,以为后之君子,便览之资云尔。附书一则∶先少学针灸...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yixue/313-3-0.html

论针灸学之渊源及真传之难得_金针秘传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经籍散亡之后,以上各书尚未残缺,得以搜罗纂辑。着为甲乙经十二卷,垂示后人。至今针灸者,能知某经有若干穴,某穴确在某处,某病宜取某穴,及各穴应如何下针,皆以甲乙经为根据,除此以外,更无可考。是以甲乙经之有功于医,直与内经...

http://qihuangzhishu.com/716/2.htm

承淡安与中国针灸治疗学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四、 学术特点 (一)主张衷中参西,强调临床实践 承淡安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如何取长补短,相互充实与提高,是发展医学的正确方向。他所著中国针灸治疗学伤寒论新注就充分体现出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被针灸界称为澄江派。 (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39.html

针灸保健防病的悠久历史_针灸文化_【中医宝典】

...针灸保健防病是中医预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份,在我国也有二千余年历史。特别是从20世纪中叶起,我国的针灸工作者更广泛应用针灸于各科预防。 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是中医学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公元前八至七世纪的易经中就已提到“君子以思患而...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464.html

黄竹斋与针灸经穴图考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黄竹斋,陕西临潼人,现代针灸学家。其著作有针灸经穴图考针灸经穴歌赋读本校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伤寒杂病论集注等。 黄竹斋像 一、生平 黄竹斋(公元1886~1960年),陕西临潼人,后迁居西安,现代针灸学家。1925年任...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57.html

针灸甲乙经_中医文化医林漫话_【中医宝典】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名静,晚年自称玄晏先生。西晋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人县朝那镇)人。著名医家,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 皇甫谧幼年时父母双亡,便过继给了叔父,由叔父叔母抚养成人。他在...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038.html

共找到474,104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