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特点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zs/60457.html

阴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代表着物质的储藏,是阳气能量的来源;阳代表机能活动,起着卫外而固守阴精的作用。病理方面:阐明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如《素问、阴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又如《素问、调经》:「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09/21.htm

先别阴阳_诊断术语解释_【中医宝典】

...先别阴阳指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先别阴阳】 《素问.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http://zhongyibaodian.com/shuyu/a18060.html

阴阳特点_中医文化中医理论_【中医宝典】

...中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原自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古时的人民从生活中,观察到各种对立的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男女、上下等,并归纳出“阴阳”的概念,故黄帝内经中的《素问·阴阳》认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阴阳学说认为,...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hua/b35629.html

人是阴阳对立的统一体_【黄帝内经】

...阴阳二气存在于其中,互为存在的条件。相互联系、相互资生、相互转化,又相互斗争。如《素问·阴阳》所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生气通天》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这两句话精辟地解释了人体...

http://wenxue360.com/huangdineijing/archives/179.html

先别阴阳_四诊_中医名词术语大全_【中医宝典】

...《素问·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

http://zhongyibaodian.com/TCM-Noun/xianbieyinyang-1414.html

四时阴阳_《灵素节注类编》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素问·脉要精微》岐伯曰∶万物之外,六合之内,天地之变,阴阳,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上下,以春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中权。此言脉象乎四时阴阳之气化也。寒为阴,热为阳,二气流行,自微而盛。故...

http://zhongyibaodian.com/lingsujiezhuleibian/622-10-2.html

阴阳_《气功外气疗法》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是一切事物对立的概括,故《内经·阴阳》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一般来说亢进的、兴奋的、热的、动的、强壮的、光明的、无形的、轻的、向上的、向外的、清纯的……等现象都属阳;反之,衰退的、抑制...

http://qihuangzhishu.com/140/11.htm

阴阳互根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阴阳学说术语。系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之一。即阴阳互相依存,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身存在的前提。《医贯砭·阴阳》:“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素问·阴阳》:“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阴阳学说...

http://qihuangzhishu.com/195/2249.htm

先别阴阳_《中医名词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素问.阴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强调医生临床诊察疾病时,运用四诊的方法,首先要分析疾病的阴阳属性,这是辨症论治的基本原则。...

http://qihuangzhishu.com/109/1121.htm

共找到195,388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