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皮素(et)是一种低分子的血管活性肽,具有细胞信使样的生理活性,有收缩血管、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与细胞粘连的作用。et水平升高可使血管痉挛,血栓形成与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疗效,其...
...mmol/L,LDL<2.6mmol/L),治疗心律失常或心肌病变,纠正血液成分异常等。 (2)药物治疗: ①抗血小板聚集剂:可减少微栓子发生,减少TIA复发。可选用阿司匹林治疗,长期应用可使缺血性卒中的发病减少22%,其作用是抑制血小板内的环...
...人为什么会“上火”?为什么有时人们治疗“上火”效果不佳?近日,由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现代中药研究院与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抗生素”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的中医治疗“上火”课题研究取得了进展——提出“三级靶向”理论,破解人体“上火”之谜...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主要是由于早晚温差大,人的心脏负荷加重,脑部缺血引起的。人们在此时感到的胸痛、憋气或是头晕、麻木等,都是人体对天气变化的一系列“应急反应”,是很正常的。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
...生长因子(VEGFR)、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R)、转化生长因子α和碳脱水酶IX等,这些为该病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靶点。 索拉非尼是新开发的第一个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剂,靶向作用于肿瘤细胞及肿瘤血管上的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及受体...
...血小板持续地显着增多是最主要的依据。 反应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主要见于脾脏切除后、急性感染恢复期、局限性缺血性结肠炎、慢性炎症、溶血性贫血、结核病、结节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肝硬化、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以及恶性肿瘤等。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的程度...
...由中国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者占总死亡人口的百分比,已由1957年的12.07%上升到2001年的42.6%,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者达200万。 全国老年健康促进工程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精神,由...
...仍要继续提高该药应用率 □陈韵岱 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栓塞性血管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它用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可分别使心脑血管病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MI)或卒中降低25%,冠状动脉搭桥及动脉栓塞事件降低48%,肺栓塞减少...
...丹酚酸B(从中药丹参中提取出的一种单一成分)防治神经 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丹酚酸B对急性和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都表现 出良好的效果,有望开发成为理想的治疗老年痴呆药物和抗缺血药物。 ■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强 现已认识到,自由基生成...
...放射学 近年来介入性放射学的开展促进了慢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非手术治疗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气囊血管成形术是经皮股动脉穿刺后在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狭窄处进行导管气囊扩张。另外,在上述主要动脉狭窄处放置钛合金支架,可取得使血流通畅,改善缺血的...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