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身不遂_《医林改错》_中医医论书籍_【岐黄之术】

...或曰:半身不遂,古人风火湿痰之论,诸家层次议驳,有证据可凭乎?余曰:即以仲景《伤寒论》中风篇云,中风则令人头疼身痛,发热恶寒,干呕自汗。《金匮要略》论伤风,则令人鼻塞喷嚏、咳嗽声重、鼻流清涕。中风本门又云,夫风之为,当令人半身不遂。今...

http://qihuangzhishu.com/163/64.htm

中医嗅觉异常_中医望诊_【中医宝典】

...这在人体生理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人的嗅觉非常灵敏,可以敏锐地觉查出各种物质发出的气味,这样人们才可以适应周围的生活环境。祖国医学宝库《内经》就有关于气味的记载:“肺气通于鼻,肺和则知香臭矣。”可见,肺主气,若其功能正常,则鼻窍通利,气体...

http://zhongyibaodian.com/wangzhen/a11962.html

的详细解释_新华字典""字的意思_汉语字典的解释

...argue] 吾穷巷多怪,曲学多。——《商君书·更法》 传曰:析辞而为察,言物而为,君子贱之。——《荀子·解蔽》 分争讼,非礼不决。——《礼记·曲礼上》 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又如:辨士(善辩的说客...

http://hanwen360.com/x/8FA8.html

治总则_《虚损类钩沉》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内经》首创“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内经·腹中论》有四乌鲗骨一藘茹方:“帝曰:有胸胁支满者,妨于食,至则先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

http://qihuangzhishu.com/1042/11.htm

舌诗_《医学实在易》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阳明证舌苔黄实者可下,虚而不实者不可下死生。全现光莹阴已脱(舌无苔,如去油猪腰,名镜面舌,不治,)微笼本色气之平(淡红中微笼些少白苔,为胃气无,舌也,)前人传有三十六(《金镜·三十六舌》,)采摘多歧语弗精。气衰言微者为虚,气盛言厉者为实...

http://qihuangzhishu.com/697/32.htm

与辨证_《中医外科学》_中医外科书籍_【岐黄之术】

...中医外科诊疗疾病的特点是与辨证相结合,先,后辨证。每一疾病都有各自的病名,如有头疽、红丝疗、蛇串疮等,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其发病原因、机变化与转归、预后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因此临床应先,明确诊断。但同一疾病在发病不同阶段,或...

http://qihuangzhishu.com/80/10.htm

少阳脉证并治·伤寒论

...少阳之为,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

http://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少阳脉证并治·伤寒论

...少阳之为,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中风,两耳无所,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而悸。 本太阳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

http://www.wenxue360.com/guji/3702.html

诊的重要意义_中医诊_【中医宝典】

...则将诊与其他三诊相提并论,以望、、问、切为序,确立了诊在四诊中的位置,强调了诊的重要性。然而,作为四诊之一的诊,在当今中医界渐有被忽视的势头。 言扁鹊能“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之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善诊者...

http://zhongyibaodian.com/wenzhen-2/a11973.html

脉搏_《常见病自测》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比较。一 脉搏的速率脉搏速率即指脉搏的速度而言,通常以每分钟搏动次数来计算,简单的方法可测10秒或30秒的脉搏数再乘以6或2,即为每分钟次数,但稍有失准确。正常人的脉率,可因年龄、性别而有所不同。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男性约为60~100...

http://zhongyibaodian.com/changjianbingzice/133-5-10.html

共找到178,860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