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中,把询问病情的重点归纳为十条,称为“十问”。见于:《景岳全书》:「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后两句已包括了切诊、望诊和闻诊的内容);陈修园《医学实在易...
...盗汗、消瘦、心烦难入睡、舌红少津液或有咳嗽痰血等),多见于肺结核或慢性肝炎病人。此外,如病人高热、心烦、口渴、多汗、汗出而热不退,为阳明经证。若高热、大便秘结、腹胀满,腹痛不可触按、烦躁、胡言乱语、舌苔焦黄,则为阳明腑证。故问寒热,可协助...
...疾病目前的主要矛盾,并围绕主要矛盾进行辨证,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对疾病作出确切的判断。因此,问现在症状是问诊中重要的一环。为求问得全面准确,无遗漏,一般是以张景岳“十问歌”为顺序。《十问歌》即是:“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
...。 ③畏寒不发热,怕冷,手足发凉,体温低,为阳虚里寒证。 (2)问汗: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点。 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 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
...。 ③畏寒不发热,怕冷,手足发凉,体温低,为阳虚里寒证。 (2)问汗: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点。 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 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
...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 问寒热 寒热的产生,主要决定于病邪的...
...蔡师指出:望、闻、问、切,名曰四诊,乃中医医家诊察疾病之规矩准绳。盖望诊者,望人体之神、色、形、态、舌及经、带、恶露、阴部、乳房、腹部种种;闻诊者,闻声音、气息、分泌物之异味;问诊者、问主症、病史、兼证、月经、带下、婚产、旧疾、家属、其他...
...问疼痛 疼痛有虚实之分,即所谓“不荣则痛”和“不通则痛”。一般而言,新病剧痛属实,久痛时缓属虚;痛而拒按属实,痛而喜按属虚。问疼痛,应注意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等。 1.疼痛的性质和特点 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可使疼痛的...
...”这里所问的“胁痛”、“恶寒”都是医学术语,没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患者是不容易听懂的,所以,医生问诊时要注意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在需要询问时可分别问其“两肋叉痛不痛”、“怕不怕冷”等通俗易懂的语言。 要重视主诉。因为主诉常是病人自觉最痛苦的病情。...
...诊断学术语。为问诊内容之一。问寒热情况可以辨别疾病阴阳属性,表里气血虚实。外感发热伴有恶寒,属表证;不恶寒而高热,或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往来,属半表半里证;定时发作,隔日或三日一发,多为疟疾。内伤发热,早热暮凉或暮稍轻,多属气虚;午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