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受体的去甲肾上腺素,它们只能取消或减弱其升压效应而无“翻转作用”。对于主要作用于β受体的异丙肾上腺素的降压作用则无影响(图11-1)。图11-1 在给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前后,儿茶酚胺对狗血压的作用一、α1,α2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早期的α...
...的主要药物,种类较多,以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最常用。普萘洛尔不仅对抗心脏β受体兴奋效应,改善血流动力学的高动力循环状态,而且大剂量时具有抗焦虑作用,剂量10~20mg,个别30mg,3次/d。美托洛尔50~100mg,2次/d。应用1~2周...
...β受体阻滞剂的分类与作用机制 根据对不同β受体的作用可将β受体阻滞剂分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选择性β1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性只是相对而言,因为所有β受体阻滞剂都同时具有阻断β1和β2受体的作用,只是比例不同。比绍洛尔选择性阻断β1/...
...。 (2)阿替洛尔(又叫氨酰心安),是一种心脏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无内源性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半衰期6~9小时,多数临床研究表明,经一次服药能使血压持续下降24小时,尤其适用于心动过速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与血管扩张剂、钙拮抗剂或利尿剂合用,...
...的老年高血压患者,而阿替洛尔仅能部分阻滞β2受体,不能改善血管顺应性、降低中心动脉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因此,这些临床研究的结论不能类推至所有β受体阻滞剂和所有高血压患者。 β受体阻滞剂的β受体选择性、脂溶性、内源拟交感作用及代谢特性差异很大...
...后(2±1)个月时的6分钟步行试验和右心导管检查结果。 结果显示,停用β受体阻滞剂后,9例患者的运动能力有所增长,其6分钟步行距离平均增加了79米(P=0.01);患者的心输出量增加了28%(P<0.01),而平均肺动脉压无改变,从而使肺...
...分为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和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以避免许多因阻断β2受体引起的不良反应,例如哮喘发作、乏力、外周血管缺血以及掩盖低血糖症状等。新型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由于同时阻断了α受体而减少了因阻断β2受体所带来的...
...2、β三型,每一型至少又可分为三种亚型。它们的内源性激动剂为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别由交感神经末梢及肾上腺髓质释放。各亚型受体在心血管系统具有广泛的分布,这些受体或与其相连的胞内效应器的改变可以导致某些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如高血压、心绞痛...
...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能治疗中、重度哮喘。β受体激动剂是支气管舒张剂的一种,也可分长效和短效,服用长效类药物时起效很慢。糖皮质激素是长期、规律使用的药物,一般起效在1周左右,必须长期维持治疗,以3到6个月为一个周期,进行一次评价。如果病情得到控制,...
...功能亢进鉴别。 2.心肌炎 本症多见青年人,因心悸、胸闷、气促、心电图ST-T改变、期前收缩,与心肌炎易混淆,但本症起病前往往有精神因素,心音有力,激素、休息症状改善不大,对β受体阻滞药效果好,可将两者鉴别。 3.心脏神经官能症 异丙肾上腺素...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