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鑄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澤,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協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爲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爲貞字。凡鼎之屬皆从鼎。都挺切 (鼎) 三足㒳耳。和五味之寶器也。三足㒳耳謂器形。非謂字形...
...国语辞典 摩擦聲。 文選.嵇康.琴賦:「新衣翠粲,纓徽流芳。」 三國.魏.應瑒.竦迷迭賦:「振纖枝之翠粲,動採葉之莓莓。」...
...国语辞典 用翠羽做成的旗飾。 南朝梁.江淹.麗色賦:「翠蕤羽釵,綠秀金枝。」 唐.杜甫.魏將軍歌:「攙搶熒惑不敢動,翠蕤雲旓相蕩摩。」...
...国语辞典 華麗的樓閣。多指女子的閨房。 南朝梁.江淹.山中楚辭六首之二:「日華粲於芳閣,月金披於翠樓。」 唐.王昌齡.閨怨詩:「閨中少婦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国语辞典 古代婦女貼在兩額旁的妝飾。 宋.梅堯臣.水次蘚花詩:「水邊有神女,妝去遺翠靨。」 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二折:「我推粘翠靨遮宮額,怕綽起羅裙露繡鞋。」...
...国语辞典 親近、依戀、玩弄女性。後指男女風情之事。 董西廂.卷一:「曲兒甜,腔兒雅,裁剪就雪月風花,唱一本兒倚翠偷期話。」 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小子白衙內,平生好倚翠,拐了郭念兒,一日七個醉。」...
...水浸也。从水糞聲。《爾雅》曰:“瀵,大出尾下。”方問切 (瀵) 水漫也。漫各本作浸。今依集韵訂。說文水部無漫。當作曼。曼者、引也。瀵者、水之引而愈出也。曼瀵聲類相近。从水。𥻔聲。讀若粉。方問切。廣韵匹問切。十三部。爾雅曰。瀵大出尾下。釋...
...水浸也。从水糞聲。《爾雅》曰:“瀵,大出尾下。”方問切 (瀵) 水漫也。漫各本作浸。今依集韵訂。說文水部無漫。當作曼。曼者、引也。瀵者、水之引而愈出也。曼瀵聲類相近。从水。𥻔聲。讀若粉。方問切。廣韵匹問切。十三部。爾雅曰。瀵大出尾下。釋...
...《唐韻》《集韻》《韻會》𠀤方問切,音糞。水名。《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列子·湯問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
...国语辞典 鮮明亮麗的樣子。 南朝梁.江淹.空青賦:「至乃翠燦軒室,蔥鬱臺殿。」...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