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蔡元培)对于鲁迅始终是~的。 ◎郭沫若《鲁迅与王国维》...
...同“ 耳提面命 ”。 郭沫若 《十批判书·吕不韦与秦王政的批判》:“像这些关于卫生的教条,就是现在看起来也是很合乎科学的。而对于 秦始皇 ,也俨然就像在耳提面训的一样。”...
...冰:冰块;炭:炭火。比喻两种对立的事物不能并存。 宋·陆游《寄题李季章侍郎石林堂》诗:“君不见,牛奇章与李卫公,一生冰炭不相容。” 有一派人说:革命和文学是~的,这两个东西根本不能并立。 ◎郭沫若《革命与文学》 复句式;作分句;形容对立的...
...慨然:慷慨、爽快。形容豪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二十七回:“令婆召孟良入与言其事,孟良慨然领诺。” 张君是认定《浮士德》有可译价值的之一人,我也是认为有可译的价值的,所以我当时也就~了。 ◎郭沫若《论文学的研究与介绍...
...形容极小的空间 little land 我们是不能把寸土尺地轻易地送给敌人的。——郭沫若《羽书集·抗战与觉悟》 国语辞典 形容極小的土地。 如:「我們的祖先披荊斬棘,才有這寸土尺地,怎可輕易的拱手送人?」...
...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 我们读书求学的,要在得意而忘言,得鱼而忘荃。 ◎郭沫若《新旧与文白之争》...
...打出手:戏曲中的一种武打技术,一出剧中的主要人物与多个对手相打,形成种种武打场面。比喻逞凶打人或殴斗。 郭沫若《南京印象》:“这儿在三天前正是大打出手的地方,而今天却是太平无事了。”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指白天刮风下雨,天色暗得像黑夜一样。形容政治黑暗,社会不安。 《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游子归来了,在这~之晨,游子归来了。 ◎郭沫若《星空·归来》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后边与“鸡鸣不已”连用...
...云在天,泥在地。指相差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高低差别远殊。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短篇小说。郭沫若作。1919年发表。朝鲜李朝子爵闵崇华反对奸臣与日本签订“合邦条约”,其继室李氏却勾结仆人尹石虎欲谋杀子爵,不料却误杀石虎之子子英。闵女佩荑为子英情人,闻讯后哀恸欲绝。是五四时期最早的一篇具有爱国反帝意识的小说。...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