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继洲《针灸大成》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我国针灸主要学术经验,特别是收载了众多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名称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等;记载了各种病证配穴处方治疗验案。 本书内容丰富,有系统完整针灸学理论...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86.html

《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捣臼、龙虎交战 进气、留气抽添 难经针法 强调双手行针 补泻分清营卫 论述迎随调气 针法结合腧穴特性 针法合于四时 内经针法 针刺补泻原则 施行补泻依据 《官针》篇论刺 针刺得气补泻 得气候气 针刺补泻 ...

http://qihuangzhishu.com/113/index.htm

《中医刺灸》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捣臼、龙虎交战 进气、留气抽添 难经针法 强调双手行针 补泻分清营卫 论述迎随调气 针法结合腧穴特性 针法合于四时 内经针法 针刺补泻原则 施行补泻依据 《官针》篇论刺 针刺得气补泻 得气候气 针刺补泻 ...

http://zhongyibaodian.com/cijiu/index.html

窦默《窦太师针经》、《窦太师秘传》、《针经指南》_名家名著_【中医宝典】

...流注穴。流注穴是指位于四肢部腕踝关节附近公孙、内关、后溪、申脉、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奇经八脉交会穴位,这是窦氏通过民间采访得来。另外,窦氏十分重视针刺补泄手法操作,指出针刺补泻主要在于手指上操作,强调“原夫补泄之法,...

http://zhongyibaodian.com/zhenjiu-2/a15043.html

歌病源呼吸补泻六十五_《针灸神书》_中医针灸书籍_【岐黄之术】

...灵医留传妙法门,随身至宝珍,补泻呼吸根据妙法,治病除 直千金。男子补虚呵外转,泻实吸取里头存,吸补妇人家里坐,泻实吹外根寻。后溪小肠三焦中,肺经列缺内关心,脾是公孙照海肾,临泣会胆膀胱中。头疼眉搐腰脚痛,鼻衄须知破伤风,先针后溪并...

http://qihuangzhishu.com/791/383.htm

补泻手法_《中医词典》_中医综合书籍_【岐黄之术】

...针刺补泻操作方法。《针灸大成》载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各种补泻多以手法为名,如称“苍龙摆尾手法”、“赤凤摇头手法”等。有说“补则有补中手法,泻则用泻中手法”。补泻中有不属于手法操作则不宜称手法,如子母补泻、呼吸补泻等,...

http://qihuangzhishu.com/166/930.htm

用药升降浮沉补泻_《医学启源》在线阅读_【中医宝典】

...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泻。注云∶肝胆之经,前后寒热〔不同〕,逆顺〔互〕换,入求〔责〕。心小肠∶味咸补,甘泻;气补,寒泻。〔注云〕∶三焦命门补泻同。脾胃∶味甘补,苦泻;气温热补,寒凉泻。注云∶〔温凉寒〕,各从其宜;逆顺互换,入...

http://zhongyibaodian.com/yixueqiyuan/784-7-3.html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_【中医宝典】

...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是指毫针刺入皮下后具体操作要求。在针刺操作过程中,掌握正确针刺角度、方向深度,是获得针感、施行补泻、发挥针刺效应、提高针治疗效、防止针刺意外发生重要环节。取穴正确性,不仅指其皮肤表面位置,还必须正确...

http://zhongyibaodian.com/zs/39339.html

针灸科_《中国医学通史》_中医杂集书籍_【岐黄之术】

...针灸学家窦默著有《针经指南》,阐明了针刺经络脏腑气血关系,突出了手法在治疗中的作用,提出气至“觉针沉紧”说,使习针灸者能较准确体会得气概念,具有临床指导意义。提倡之“流注穴”,及213种适应证,将子午流注之临床应用有所拓展。其...

http://qihuangzhishu.com/1029/227.htm

针刺得气补泻_《中医刺灸》_中医诊治书籍_【岐黄之术】

...此意。毫针为各种针具代表,其应用特别注重得气补泻。分述如下:...

http://qihuangzhishu.com/113/112.htm

共找到1,021,349个结果,正在显示第3页: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赣ICP备1300600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