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侧重于故事的记述,例如记录某位道士的某项活动,介绍某所宫观的建造变迁情况等等。这类散文作品在道教经籍中为数不少,除具有相当资料价值外,某些篇章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道教三清”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道教三清是道教最高的神灵。 其中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是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为上古盘古氏尊谓,称玉清元始天尊,也称原始天王。元始...
...凡是作务不应称劳苦。平常时应爱惜宫观中一切事物。洗菜、做饭及做其他事,应三次洗手,洗去一切污垢。 ...
...不得无故进入其他宫观及僧院,也不得无故去俗人家。有事去俗人家,办完事即返回,不得久留。远近出入不应失礼。同事或失礼不可讽笑。 ...
...1552)遣臣率湖广军民在武当山进行大规模重建和扩建,使武当道教宫观空前宏大。明朝皇帝为直接统治武当道场,自成祖始,历代都遣内臣(太监)和藩臣提督武当山的一切事务,直接对皇室负责。成祖从全国钦选400名道行高著的道士到武当山办道,又从中钦选...
...进入法堂以及上宴席,不应高声言语,也不应大声咳嗽。不得多言,不得与师辈争话,不言人过失。不说俗人家务。不言为媒保事。不与妇人低声密语。质疑询道当礼拜致敬。如问家常事,不必礼拜。不与人说符咒幻术及一切旁门小术。道教称以上这些为“净口”。 ...
...全真教的道乐有“十方韵”与“地方韵”之别,“十方韵”是指全国道教全真派宫观都通用的道教音韵,又称“全真正韵”;“地方韵”指在某一地区流行和使用的道教音韵。 在道教的斋醮和其他活动时配合使用的音乐。早期道教科仪中的道教音乐资料现存较少,北魏明元帝...
...天尊有三十六变、七十二化,人欲见之,随感而应,千万处可分身即到。 道教宫观里的三清殿中,灵宝天尊常以手捧如意之像居元始天尊之左侧位。在道教大型斋醮礼仪中,也多设有三清神位,以灵宝天尊居元始天尊之左位。灵宝天尊之神诞日为夏至日,约在农历五月中...
...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尊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后世道教所以成为多神教,即源于古代之鬼神崇拜;后世道教做斋醮法事,亦与古人鬼神祭祀礼仪和礼制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崇拜神灵就要举行祭祀活动,而祭祀活动离不开“礼乐文明”,礼乐文明随着春秋时期...
...政府内设立中央道录院,地方道正司,加强对道教的管理,设立宫观内部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了对宫观设立的审批与限制。设置了道冠职官制度。宋代是道冠职官体制最复杂,最完整的时期。规定入道的要求:第一是符合年龄,第二是家长同意,第三是不违法背俗...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