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有为,而提倡无为,如:“爱民治国,能无为乎﹖”所以对于政治上的施为仍是以无为为核心,以下分数点论之。 1、守道抱一 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老子认为侯王应该法道体的无为,使万物自然的自生自长,也应依循天道...
...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强调“整体论”、“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 其后,儒家学者...
...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第三十八章)“法令滋章,道贼多有。”(第五十七章)这就是说,“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有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进行教化,...
...庄周即庄子,我国战国时期宋国人,是继老子后的道家代表人物,著有《庄子》一书,其中富含养生的哲学思想为后世所推崇。他主张“少私寡欲,清静无为、忘我而顺其自然。”庄子认为“私”是万恶之源、百病之根。一个人利欲熏心,就会终日不得安生,将会形劳精...
...学说,而且勾践复国以后,论功行赏,他自然可以获得高官厚爵,可是他并不在乎富贵,带了西施,一叶扁舟,飘然于太湖之上。这正是道家“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风范。 所以老子、儿子、孙子三代的笑话,尽管是游戏之言,也非凭空虚构。事实上,如果把...
...还是我们所能感受到的自然都以“道”这样自发无为的方式运行。我们所感受到的自然的无为是“道”的显现,自然也以此存在于“道”中。 ...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所有其它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 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
...无为而不敢为 老子的无为并非是一切不为的意思,更绝非是一种无政府的主义,而是要“去甚、去奢、去泰”,任何一切人为的自作聪明,或贪、或嗔、或痴,均需去除。所以,在想要达到“无为”的过程当中,已经包含了“有为”的成分了。 然而“自然”是道的...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子夏“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之语,亦或闻诸孔子。 不孔子知道有“天命”存在,知道天命不可违,他说“君子有三畏”,第一就是“畏天命”。但是,他绝不乞灵于天的恩赐,而是坚持人为的努力。...
...就是表示道家的学术思想,是根据中国上古文化正统传承的观念。(南子·修务训》中说:“世俗之人,多贵古而贱今,故为道家,皆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人说。”汉代著《史记》的司马迁,他生在淮南子以后,比淮南子更了解这个思想,所以他在写道家方士的《驺衍...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