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迷走神经损伤少见,以出现内脏活动紊乱和发音嘶哑症状为主,而吞咽障碍和咽反射减弱出现较轻。与舌咽神经同时损伤多见,上述症状均较重。...
...胃迷走神经切断术在国外曾广泛应用于单纯性溃疡病的治疗。据Dragstedt 总结了800例迷走神经切断术的经验,认为本法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手术方法,可以代替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但一般来说,关于迷走神经切断的确实指证和远期疗效尚无...
...组胺的作用的背景,使壁细胞对胃泌素和乙酰胆碱的反应也有所降低。图6-16 三种刺激胃酸分泌的内源性物质的作用及相互关系A:阿托品 CM:甲氰咪呱2.消化期的胃液分泌 进食后胃液分泌的机制,一般按接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分成三个时期来分析,即头期、...
...迷走神经vagus nerve(图2-58)为混合性神经,与延髓相连,经颈静脉孔出颅,在颈部与颈总动脉和颈内静脉伴行入胸腔,经肺根后面,在食管周围形成神经丛,随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入腹腔,左侧的组成胃前神经和肝支;右侧的组成胃后神经和腹腔支...
...红细胞乙酰胆碱脂酶(CHE)是细胞溶解酶体中的一种水解酶类。 (1)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和巨幼红细胞贫血,但后者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2)新生儿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偏低。...
...是一种少见的但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亦多见于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后。多因手术时分离胃小弯的血管范围过广,甚至损伤了胃壁,特别是同时损伤了胃短血管,造成胃小弯胃壁缺血、坏死和穿孔。临床表现为突然上腹部疼痛及腹膜炎症状。一旦发生,病情较严重,...
...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回、食管等外感受器的刺激,可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体贴骨肉的舒张。胃壁肌肉的这种活动,被称为胃的容受性舒张。容受性舒张使胃腔容量由空腹时的50ml,增加到进食后的1.5L,它适应于大量食物的涌入,而胃内压力...
...mU/mol Hb(±s) 1.07±0.11nU/个RBC (±s) 1.25±1.30kU/L RBC (±s) (1)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下降常见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和巨幼红细胞贫血,但后者治疗后可恢复正常。 (2)...
...不应期缩短,房室传导速度减慢,即具有负性变时、变力和变传导作用。刺激迷走神经时也能使心室肌收缩减弱,但其效应不如心房肌明显。迷走神经减弱心肌收缩能力的机制是由于其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作用于M胆碱能受体后,可使腺苷酸环化酶抑制,因此细胞内...
...与阿托品、利血平、纳络酮等药物的相互作用,探索其与乙酰胆碱受体、囊泡递质、阿片受体间可能的作用;通过脊髓化鼠实验、侧脑室给药和足跖定压实验揭示其中枢性作用;通过不同脑区的组织匀浆测定神经肽含量,考察C4组分对不同中枢部位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