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女贞子、桑椹子等同用。2.用于阴虚血热的各种出血症候如咯血、吐血、尿血、便血以及崩漏等症。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能治疗上述诸种失血,可用鲜草二至三两,用冷开水洗净,捣烂绞汁内服;或与仙鹤草等配伍,煎汁内服。此外,如遇外伤出血,可用鲜草洗净...
...参用。虽未敢云窥羲黄之奥。溯汤液之源。然经义略明。而临证用药处方者。庶知旨要。不致泛泛无从矣。用是汇诸编以俟明者裁之。时万历戊寅夏。武林皇甫嵩述。〔王氏(文洁)太乙仙制本草药性大全〕八卷 存〔李氏(中立)本草原始〕医藏目录八卷 存马应龙序曰...
...药性本草 宋掌禹锡谓药性论四卷.多与本草戾.未知何人撰.纲目云.即药性本草.甄权着也.甄权当唐太宗时.年一百二岁.帝临访药性.因上此书.按唐书权本传.贞观中权已百岁.太宗幸其舍.视饮食.访逮其术.擢朝散大夫.寻卒.年一百三岁.所撰脉经针...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食律切,音術。《說文》循也。《論語》述而不作。《中庸》父作之,子述之。 又《廣韻》著述也。《正韻》修也,纘也,譔也。凡終人之事,纂人之言,皆曰述。《禮·樂記》識禮樂之文者能述。《又》述者之謂明。《儀禮·...
...主要内容。历代本草中都首先标明药物的气和味。 ㈠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古时也称四性。它是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应的。其中寒凉与温热是本质不同、互相对立的两大药性;而温与热...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以硼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青皮快膈除膨胀,且利脾胃;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即却。决明和肝气治眼之剂,天麻主脾湿祛风之药。甘草和诸药而解百毒,盖以性平;石斛平胃气而补肾虚...
...(形声。从辵( chuò),术声。本义:遵循) 同本义 [follow] 述,循也。——《说文》 报我不述。——《诗·邶风·日月》 遂述命曰。——《仪礼·少牢礼》 述大禹之戒以作歌。——《书·五子之歌》 又如:述遵(遵循);述旧(遵行旧规...
...药性》曰∶令人面光无子,乃本草称其补虚明目治泄精消渴,《珍囊》注其生新水止虚烦,恐无是理。即六味丸中用之,以其渗去脾湿,退命门火为向导尔。又《药性赋》云∶补阴不足,盖以补阴之功不足也。后世不察,谓其可以补阴分之不足,大失本旨。扁鹊云∶多服病患...
...义,宜入肾经,肺即其母也,故并入之。诸家本草述其功者甚众,惟丹溪以为剽悍之剂,不宜轻用。不炼而服,使人病淋。雷公云∶凡使勿用头粗浓并尾大者,为孔公石,不是色黑,及经大火烧过,并久在地上收者。曾经药物制者,并不得用。须要鲜明薄而有光润者,似鹭...
...本草一书.名人着述甚多.而求其便于读者不数觏也.东垣药性赋.云林药性歌括.未尝不简便易读.而考其所入脏腑.所行经络.与夫一物而枝本异用.一名而种类异宜.均未详列.则虽读犹之不读也.李士材医宗必读本草二卷.句联字偶.缕晰条分.习医家无不读之...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