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逐渐演变为输尿管、肾盂、肾盏和集合小管。输尿管芽的起始两级分支扩大合并为肾盂,第3~4级分支扩大为肾盏,其余的分支为集合小管。集合小管的末端呈“T”形分支,它的弓形盲端诱导邻近的生后肾原基分化为肾单位(图23-4)。图23-4 后肾的...
...离开髓放线后,在皮质迷路内蟠曲走行于原肾小体附近,称为远端小管曲部(或称远曲小管),最后汇入集合小管系(图15-2)。图15-2 肾单位和集合小管系模式图根据肾小体在皮质中深浅位置不同,可将肾单位分为浅表肾单位和髓旁肾单位两种(图15-2)...
...肾脏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通过生成尿液,排泄体内的代谢产物; ②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③产生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压、造血等生理活动; ④参与维生素D的活化等。 尿的生成;通过肾小球的滤过, 肾小管与集合管的重吸收和...
...肾小管是长而不分支的弯曲管道。每条肾小管起始端膨大内陷成双层的囊(肾小囊),并与血管球共同构成肾小体,肾小管的末端与集合小管相接。每个肾小体和一条与它相连的肾小管是尿液形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称肾单位。泌尿小管各段在肾实质内的分布是有规律的,肾...
...人两肾每天生成的肾小球滤过液达180L,而终尿仅为1.5L。这表明滤过液中约99%的水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只有约1%被排出体外。不仅如此,滤过液中的葡萄糖已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钠、尿素告示不同程度地重吸收;肌酐、尿酸和K+等还被...
...肾皮质脓肿;二是集合管或乳头弥散性真菌浸润,可有乳头坏死。此两种形式常同时出现,常伴真菌球形成。 2.膀胱炎型 女性多见,常继发于细菌性膀胱炎治愈后。主要症状有尿频、尿急、夜尿、尿液混浊或血尿,偶有气尿(因尿中念珠菌对尿中糖的发酵所致),...
...)和内带(inner stripe)。外髓层包括小管升降支、细降支和粗升支以及集合管,血管束和毛细血管网也交织在该部分。内髓层包括亨利升降支和集合管,毛细血管呈直血管型态(图4-2)。如前所述,出球动脉,进入髓质外带后,形成马尾状20~30...
...集合管与髓袢平行,处于渗透压梯度中。当小管液经远曲小管近端向其远端、集合管方向流动时,由于这二部分对水的通透性受ADH的调节,当ADH增多时、管壁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增加,由于相应各部的组织间液处于高渗状态,水由管腔内渗入组织间隙,使尿...
...主动吸收60-70%,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受激素调节、维持以上状态为球管平衡,肾脏调节障碍即球管失平衡。 1、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肾小球滤过率主要取决于有效滤过压,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其中任何一方面发生障碍都可导致肾小球滤过率...
...肾的功能在于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功能。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主要取决于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有效滤过压。除了自身调节和肾神经调节外,还有球管反馈和血管活性物质调节。自身调节是指当肾脏的灌注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10.7-24...
所有搜索结果仅供参考,如需解决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